这个分手潮,来得快,也去得快,没起来一点涟漪。
实在是前朝女眷并不是一个大家可以随便评头论足的群体,一不小心就触雷了什么的……快拉倒吧,她们的八卦是什么非聊不可的事情吗?就不能换个话题?
而年轻官员们也都还没有爬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去,暂时还没有那个放个屁都有人研究他爱吃什么的社会地位。
所以这件事本身,不过是几个七八品小官和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女工之间本就门不当户不对的情缘,在一些足够大男子主义的官员的观念里,这些前朝女眷给自己做妾,自己都得看看她们好不好看才接纳,甚至还要安排好避子汤避免皇帝误会,至于娶她们为妻……脑袋里得进了多少水啊!
要不怎么说疾风知劲草呢,在分手潮之下顶住了没分的,对姑娘们的真心,还真就有几分可信了。
更有甚者,真有几个官员头铁,在分手的大潮之下,给徐影上奏说自己深知有负皇恩,但情不知所起,不知怎么的就对前朝宗女情根深种,真的想娶人家的。
奏章里面免不了要表一表忠心,说公是公私是私,娶了前朝皇室女眷,不影响大家对本朝效忠。
也少不得要给姑娘们说一句公道话,前朝固然糜烂,但前朝的姑娘们又不能参与朝政,前朝君主混蛋,在某种程度上她们也是受害者,也未必对前朝有几分忠心,何必这么防着她们,甚至不让她们拥有水平线往上的丈夫呢?
当然,最后得往回收一收,拍拍陛下的马屁,说您能放她们出许家村已经是胸怀博大,这个谁都说不出您的半点不是,但是您能不能再菩萨一点,干脆就允许臣娶了她们中的谁谁谁呢?
徐影对此,留中不发,连个“知道了”都没有,更不可能有什么赐婚的圣旨了。
开玩笑,赐婚要么地位够高,要么于国有功,反正总得有点什么,要是只有“娶前朝女眷”这一条,她不阻拦已经不错了,还想得赐婚这么大的体面?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那么,君王的沉默,到底是默许,还是成年人的不想赞同但也不想明着拒绝,就很值得琢磨了。
倾向于把徐影的态度理解成不赞同的人,心里的鼓都要打成安塞腰鼓了,旋转,跳跃,碰撞。
然后很快就受不了了,反手和姑娘分了——其中有自己心理活动的影响,也有至交好友指着鼻子数落“你发什么癫呐!那些女人不是玩玩就好了吗,你有大好前程不要你要娶她为妻?你要不要了解一下历代亡国宗女们都是怎么为妾为婢的!你不知道我都可以给你细数一下”的因素。
就这批被分手的姑娘,自然祝青萝和姜映波会去做安抚工作,说耳根子这么软的人难道嫁得?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有那样的朋友,他自己是个什么人品也就不得而知,分了总比将来错付终身的好,你要太难过我们就去逛街,再难过就去购物,没有一套首饰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就再买一套。
按人类的劣根性,走到这一步,就该有姑娘开始扎徐影小人了——你好人做到底怎么了?你都放我们出许家村还许诺可以自行聘嫁了,我凭本事找到的如意郎君关你什么事呀!你又不是我妈你瞎考验啥呀毁我姻缘!
但是,毕竟这帮姑娘是经济独立了的。
还是见识过自己的母亲在后宫后宅里活得有多压抑的。
更清楚作为前朝皇室余孽,一般会得到什么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