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意识,要是姜映波都没有,世上真就没人敢说有了。
论功劳,祝青萝的功抽象,姜映波可一点不抽象,真和朝廷大儒辩起经来,从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说起,问一声衮衮诸公谁能多弄出一种能变废为宝让底层百姓得益的衣物,你没有别耽误别人有,更别耽误国家封赏有这种能力的人再鼓励大家都有此等为国为民为穷苦百姓想的壮志,就能拿捏稳了道义让绝大多数人闭嘴。
还有一点极妙——她这个功劳于国而言不大不小,确实封国公封侯爷会非常过分,连封个伯爵都有些小题大做,但封个子爵男爵是极其合适的。
但于贫苦百姓而言,要是穿上了她琢磨出来的羊毛衫,还因此感受了一个不一样的冬天,那姜映波就成真正可以着书立庙的活菩萨了,群众基础在这里,谁敢攻击她?
下朝的时候不怕被光脚不怕穿鞋的穷苦百姓扔石头啊!
“陛下。”姜映波看徐影表情忽明忽暗,但总体上是越来越坚定,知道这事儿是无可转圜了,轻叹一声,“预备现在就把此事提上日程,还是等下一个冬天?”
“先生觉得呢?”徐影问。
姜映波想了想,笑:“陛下,诸葛孔明得昭烈帝三顾方才出山,我却是陛下一来就见着了,没提什么条件就跟着陛下,倘若陛下再不给点诚意,我可是要怀疑我的选择到底对不对的。”
徐影失笑:“先生欲如何?”
“我想听陛下的想法。”姜映波道。
行。
徐影道:“现在就把此事提出来,如今已是初春,天气很快就能暖和起来,人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先生之功,便不会特别明显,封爵会很难,朕若一意孤行,朕有骂名,先生也有骂名,或许会持续被骂上一年,到冬日,百姓从中尝到了甜头,局面或许会好得多。
骂名也就罢了,先生自己又在考科举的当口,即便先生今年不考举人,县试却还有两场,若是耽搁了先生考试,也是麻烦。
当然,如此做并非没有好处——有些有远见的百姓知道了此法,就会未雨绸缪备上一些这样针织的衣衫,到了冬日,能少冻死一批穷苦百姓,那就善莫大焉了。”
相对应的,等下一个冬天,阻力就会小很多——谁被冻了谁知道,谁得利了谁知道,穷苦百姓因此获利,呼声一高,名望一上来,封爵就不是徐影一意孤行的问题了,士大夫们估计都骂不出声。
并且到那时,姜映波的秀才和举人都应该是考完了,第二年进士的公平公开程度会让她会因封爵而遭受的偏见拉到最低。
当然,这有可能会献祭一批日子过今天没明天,每个冬天都仿佛打boss的穷苦百姓——当然,要是没有姜映波的神来之笔,穷苦百姓该被冻死那也是得死的,并不能把他们的死亡都算在徐影或者姜映波头上。
其中抉择,就看良心上过不过得去了。
姜映波笑:“若是两头都为难,一般的做法难道不应该是折中么?”
既不现在就急唠唠的封爵,也不是真等到数九寒天冻死几个人再有动作,你等我考完举人的深秋再公开这事儿呗。
当然,到那时候公开不代表之前什么都不做——比如等天气暖和起来,你就可以派人去北戎先收一批羊毛了呀。
现在收肯定便宜,能赚挺大一笔钱→_→
“封爵不封爵的,陛下给,我自然收着,陛下若是不给,将来我也可以自己挣。”姜映波超脱地笑,“但赚到的钱是实打实的呀。”
整得徐影笑睨她一眼:“说的像是谁亏着了先生一样。”
但玩归玩,闹归闹,谁嫌钱多呀。
陛下你自己不也想像秦始皇修驰道一样把水泥路在全国上下范围内修通吗?多赚点钱难道不符合陛下您的核心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