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付家村可以有桥,为什么他们村不可以?
好在郭国华向来勤勉,读大学期间坚持勤工俭学攒了些钱。
他留出给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郭览亲妈家的彩礼钱后,将剩余积蓄全都用于造桥,一分也没给自己剩下。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桥终于建起来了,西岸的孩子们终于可以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上学了。
村民们感动于他为大家做出的贡献,主动在桥脚处设了一个奉献箱,凡是过桥的人, 都可以自愿自发的往那里捐点钱。
一来,桥落成那年,郭国华的妻子刚刚怀孕,而他的所有积蓄又都拿来建桥了,这点钱可以帮他们家里过的好一些。
二来,郭国华出钱建桥,本就是造福乡邻的事情,大家自发捐钱本就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大家同在一个村,就算捐钱也不会有多大的金额,无非就是想起来时候的五块十块,可是这五块十块不仅可以让乡亲们心里过意的去,更是为他们的出行带来了安全便捷。
一开始,这个钱郭国华是坚决拒绝的。
他建桥本就是出于内心的善意,不为牟利,如果接受这个钱,村里除了孩子以外的其他人居然都拒绝再上桥。
就这么拉锯战似的僵持了半年,最后以郭国华手下奉献箱中的钱款一半,另一半归入村里为折中办法得以解决。
这件事郭国华接受,村民们喜闻乐见,但是有人却不高兴了。
他为了从郭家村这条河上得到的利益最大化,费心经营苦心筹谋,结果计划刚要实行,却发现已经被人捷足先登。
仗着盛水河郭家村段建桥的上下关节已经被他打通,他开始丧心病狂的用各种方式阻挠这条桥的正常运作。
第一步当然是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他找了个郭家村里的二流子,让他告到政府去,说郭国华以建桥造福郭家村的名义鱼肉相邻,每个从桥上过的人都要交过桥费。
村子里有真心感激郭国华的,自然也会有嫉妒他可以长期拿到收益的人。
有了那个二流子带头告状,颠倒是非黑白的提供所谓的证据,居然就这么给郭国华开启了他苦难的开端。
有二流子告状,再加上那位对郭家村虎视眈眈的本来就是镇上的领导班子成员之一,郭国华获罪被处罚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处罚下来,郭国华被罚了三万,万幸的是桥得以保留下来了。
村里知道郭国华家里的情况,有几个家里条件较好的村干部一起凑钱帮着他把罚款交了。
“我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那个所谓的领导不可能绕这么一圈就为了三万块钱。”
如果只是为了罚他三万,这完全与他大费周章的付出不成正比。
“这不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如果真有这么简单,郭国华还会躺在床上吗?”
“他们说出来的事情,好像跟新闻里的不太一样...”
面向大众的新闻里,说的是郭国华违规建桥,且拒绝拆除才被罚的第一次款,金额也远没有他们说出来的那么大。
“有点权力的人想搞一个平民真的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更何况那个人已经把上下关节都打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