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一来,港口可以吞吐的货物就不只是汽车了,还有其他的许多东西。
农产品、日用品、布匹、手工艺品等等,港口的规模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他给出的期限也是很紧张的。
设计院接到这个任务,也得到了国家的全力支持,最终,港口的规模是惊人多的。
他们看着眼前的图纸,如果照这么造下去,那港口什么时候才能造好呀。这个工程量没有五年根本出不来的。
他们和陆向北进行了沟通。陆向北也觉得似乎规模有些太大了。可是如果缩减的话这就不是一个综合的港口了。
他想到了赵楚瑜,也许她会有办法的。
果然,赵楚瑜有了新的想法。
既然规模很大,那么可以分期进行建设,边建设边使用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先建成一部分,然后投入使用,先产生效益。接着那些利润可以投入到进一步的建设当中来。这样的话也不至于盘子铺的太大,资金链紧张。
陆向北觉得自己又学了一招,哈哈。
至于那十年的经营权,自然是从正式交付使用的那一天开始算的呀。
这样的话对于双方都公平。
当然,陆向北也可以拉其他人入伙的,至于他们之前的利益分配如何,国家这边是不管的。这是他们内部的问题了。
于是,陆向北对自己的计划进行了修正,把整个港口做了分区,做成了五期,每一期的工程量大约都是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样一来,压力也少了不少。
而且,随着实际使用的进行,在港口运行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对港口的建设计划和方案进行完善,以使得港口的运行会更加顺畅。
陆向北和家里也汇报了这个情况,这样的计划也得到了家里的支持。这样无疑是稳妥的做法。
只是,可能其他人也会看到这个机会就是了。
不过,盘子确实不宜铺的太大。陆向北真的是成熟了,不是凭着一腔热血做事的人了。
陆家后继有人呀,如今年轻一辈人中能够望其项背的人可是不多呀,不,应该说就没有。
希望他能一直这样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最合适的选择。那么陆家未来的掌舵人估计就是他了。
陆向北得到了家里的支持,就放开手脚做了,自然,他的计划也得到了华国政府的支持。
于是,港口的用地被批了下来。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了备案,设备、工人、材料都进了场,工地很快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华国有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才有的港口,所以大家干活的劲头都很足。
华国被经济封锁已经很久了,也已经受了太多的委屈。如今有这个机会,大家都很珍惜。
所以,工地的进度比陆向北想象中的要快的多。
而且,他看过了,虽然进度超前,可是工程量是一点儿都没缩水,工程质量也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他不由有些感动,也许他知道了,家里当时让他来华国的原因所在。这里的人们对于国家是真的热爱,虽然自己的国家还处在比较贫穷落后的时候,可是大家依然深深的爱着她,愿意为了她而付出。
自己也许就是缺少这样的人情味吧,不过在华国待了这么多年,自己也被感染了一些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