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回到成都后,得知东吴让全琮带着几万人马陈兵巴丘边界,决定派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去东吴报丧,试探一下东吴的口风。
参军、右中郎将,南阳安众人,宗预,字德艳,主动请缨。
宗预来到金陵看到东吴竟然是身穿素衣,就问孙权为什么在巴丘边界增兵。
孙权说,我听说诸葛丞相归天,每天泪流满面,让东吴全部挂孝。我担心魏国趁机进攻蜀国,这才增兵。
宗预磕头拜谢,说,我家天子知道我们是盟国,特让我来报丧。
孙权弄折了一支金鈚箭,对宗预说,我们是盟国,绝不相背,如果相背,断子绝孙。
说完,孙权命令使者带着祭品入川拜祭。
宗预返回后,把在吴国看到的,以及孙权所说的禀报后,后主非常高兴,重赏了宗预,款待了东吴的祭拜使者。
然后,按照按照孔明遗言,加封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封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封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管理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各路人马,和吴懿一起屯兵汉中。
杨仪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的资历要强于蒋琬,心里有怨气,就对费祎说,当时丞相刚去世的时候,我要是带着人马去投降魏国,还会这么不受重视嘛。
费祎一听,这事可不是小事,赶紧报告给了后主。
后主特别生气,要斩杨仪。
蒋琬奏报说,杨仪虽然有罪,但是看在之前跟着丞相鞍前马后的份上,还是不要杀吧,贬为庶人就行了。
于是,后主就贬杨仪为民。
杨仪还算是要脸的人,竟然羞惭得自刎身亡。
蜀汉建兴十三年,魏主曹睿青龙三年,吴主孙权嘉禾四年,也就是公元235年,三国相对平静,都没有兴兵。
魏主封司马懿为太尉,总督军马,镇守边疆。
司马懿拜谢后返回洛阳。
曹睿这时在许昌大兴土木,建盖宫殿;又在洛阳造朝阳殿、太极殿,建总章观,高达十丈;又修建崇华殿、青霄阁、凤凰楼、九龙池,雕梁画栋,碧瓦金砖,光辉耀日,极其华丽。
这些工程用了三万多巧匠,三十万民夫,不分昼夜,民力疲困,怨声不绝。
曹睿又降旨在芳林园挖土,让公卿大臣背土栽树。
司徒董寻上表劝谏说,陛下做的这事吧,不像一个国君干的事,陛下让我们大臣做的这些事,也不是我们大臣应该干的事。
曹睿这时根本听不进去任何人的劝谏,直接把董寻废为庶人。
还有一个太子舍人叫张茂,字彦材,也上表劝谏,曹睿直接斩首了。
曹睿叫来马钧说,我建高台楼阁,是想和神仙建立联系,希望能够长生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