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作为移植后并发症的出血性膀胱炎作为移植后并发症之外,患者的临床状况有所改善,隐孢子虫病也得到了控制。
两个月后,在粪便和呼吸道样本中均未检测到隐孢子虫。
粪便和呼吸道样本的 DNA提取物被送往国家隐孢子虫参考中心-专家实验室进行物种鉴定和亚型鉴定。
人型隐孢子虫hominis的亚型 Ib A10 G2在两个标本中均得到了确认。
顾风看完这个病例报道后,心里有所收获。
随后研究起了尼特(NTZ)这个药物的特性。
硝唑尼特(NTZ)的机制是通过抑制丙酮酸盐,然后铁氧化还原蛋白氧化还原酶的酶依赖性电子转移反应。
从而可以起到对隐孢子虫主的抑制作用。
不过药物说明里的一条引起了顾风的注意。
硝唑尼特(NTZ)需要通过人体正常免疫系统的放大作用来清除隐孢子虫。
所以按照原理上来说免疫缺陷的人群并不适合使用这个药。
器官移植患者不比普通患者,用药禁忌要多很多,更需要小心翼翼,谨慎谨慎再谨慎。
但偏偏这个病例中的小男孩用这个似乎又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
不过硝唑尼特(NTZ)说明书里并不推荐器官移植患者使用。
基于国内未上市和药物说明书适应症不推荐这两种原因。
顾风团队和医院的专家研究之后,只好暂时放弃硝唑尼特(NTZ)。
虽然硝唑尼特(NTZ)被几种客观原因给pass掉了。
但是这个组合里面剩下的还有阿奇霉素。
说明阿奇霉素应该也有一定的效果。
否则他们没必要使用这个组合。
于是顾风医疗组和感染专家讨论之后,决定先尝试一下替代方案。
所以目前的方案就更换成了口服阿奇霉素(1000 mg tid)+大蒜素(500 mg tid)。
期待这个方案能够对于抗隐孢子虫,能够带来一些改变。
会议结束之后。
很快就给老黄用上了这个方案。
不过顾风还是找到了老黄的子女。
交流一番之后,顾风建议他们还是从海外购买一些硝唑尼特(NTZ),以备不时之需。
毕竟硝唑尼特(NTZ)是抗隐孢子虫的特效药。
不排除最后还是得用上这个药的可能。
即便它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限制。
当然顾风告诉老黄的子女该走的正常流程还是要走的。
比如积极提前向海关报备,到时候可以直接从海外邮寄回来。
毕竟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该做到的最低要求。
顾风之所以让患者子女早早的做好准备,心里还是担心替代方案拿不下来。
到时候,哪怕适应症不支持,但为了救命也只能硬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