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脸色青白,说话都有些有气无力,缓缓道:“咱的身体自己知道,已是强弩之末,太子继位后,咱还能帮着他看看,好过让他着急忙慌的继位。”
朝中宰相等人倒是认可官家的意思,太子亲政以来,一向勤勉,对文臣武将都是一视同仁,只是性子比之官家要更果断一些,这也算是好事。
不论朝臣们的劝说,在皇后去后的第三日,官家便下旨禅位由太子接任,褚恒和可采都早有心理准备,这也是为何官家让他们今早成婚的原因。
待褚恒穿着龙袍和可采穿着凤袍一同站在群臣面前时,可采看着黑压压的一片跪拜的人头,对着褚恒微微一笑,这还真是有了那股子唯我独尊的味道,难怪世人都想要做皇帝。
不提褚恒在前朝如何忙碌,可采也在接手后宫的权柄,原本皇后崩逝后,苗贵妃暂代了几日,如今全部都交到了可采的手中,这一次,正是褚恒和可采联手清理钉子的好时机。
待一切尘埃落定时,康家也接到了册封国公的圣旨,身为皇后的娘家,按照规矩被赐下爵位,康海丰双手颤抖的接下圣旨时,心里真是感慨万千,未想到自己家也出了皇后,原本前几日还是太子妃,转天便已是皇后之身。
康老太太和王若与更是喜极而泣,一家人将圣旨供奉在祠堂后,康海丰便带着家人进宫谢恩。
盛家听闻消息后,盛老太太不由感叹道:“这康家真的是起来了,原本我并不看好那康海丰,没想到,他娶亲生子后,不仅官路亨通,如今还成了后族。”
房妈妈心里也是有此感叹,嘴上却道:“听主君的意思,他这才应该也能高升,您享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而且,瞧着明兰也是个懂事贴心的。”
“只盼着能给她寻个好人家。”盛老太太道。
“明兰小姐蕙质兰心,一定能有个好归宿的。”房妈妈宽慰道。
如今,褚恒搬进了原本官家所住的勤政殿,可采原本应该是需住到皇后所居的仁明殿,可皇后新逝,灵台也依旧设在那,可采便被安排在福宁殿居住,而官家则带着一众嫔妃住进了慈明和慈宁两殿,只有苗贵妃依旧住在自己的慈元殿。
“参见皇后娘娘。”康老太太和王若与参拜道。
“快快起来,这里又没有外人,老太太和娘亲何必如此多礼。”可采赶忙吩咐覃妈妈将人扶起来。
康老太太笑盈盈道:“皇宫礼仪需遵守,皇后娘娘初登大宝,可不能因娘家人被人说嘴。”
“是啊,是啊。”王若与附和道,看着女儿身着皇后大服,岁年纪尚幼,却已有雍容之姿,眼中尽是笑意。
“老太太,娘亲,咱们快快坐下说说话。”可采招呼康老太太和王若与坐下,有女官为二人斟茶端点心。
“娘娘这些日子是否太过忙碌?瞧着面色有些憔悴。”王若与有些担心女儿,原本刚刚成为太子妃,如今转身便成了皇后,这后宫事务繁琐,真真是辛苦孩子了。
可采笑道:“也不过是刚刚接手宫务,确实是千头万绪的,不过好在已梳理的差不多了,想来以后便会顺畅许多,娘亲不用担心。”
“如此便好。”王若与这才放下心来,又问道:“皇上初登大宝,便赐下爵位,我们却是有些战战兢兢,毕竟官家退位不久,恐官家多想。”
“后族赐下国公爵位乃是惯例,如今也是依例行事罢了,让爹爹无须担心,再有,爹爹的位置当需动一动了,到时,还会有升迁文书下达,让爹爹做好准备才是。”可采语气平静道,也是希望康海丰能将继任者早点确定好,到时不要手忙脚乱,若吏部已拟定好人选,就不好再变更了。
王若与面露喜色,道:“回去便与主君说去,娘娘放心,你爹爹对待朝事还是有些心得的。”
“如此便好,因爹爹初封爵位,原本定下的职位也有所变动,所以比之姨夫要慢一些,让爹爹静候便是。”康海丰原本可升到正三品的枢密直学士,因被封为国公,恐怕会直接越级到正二品的知枢密院事,这原本是兖王一系的官员,如今已全部回归褚恒的手中。
“多谢娘娘和官家厚爱。”
“算了,这些自然由官家与爹爹去说,允儿和元儿怎么没有带进宫来,我还答应她们,让她们进宫玩闹一番呢!”可采扬起笑脸道。
王若与笑道:“这两小丫头哪里是不想来,不过是老太太觉得,娘娘初掌后宫,正是忙的时候,待忙完这一段,再让她们进宫陪娘娘说说话。”
“老太太还谨慎了,一家子骨肉,便是有些缺漏也是无妨的,妹妹年岁也渐大,到时嫁出去,可就没这么松快的日子好过了。”
康老太太也笑着应下道:“娘娘说的是,过些时候便让那俩孩子进宫看看娘娘。”
“允儿的相看可有消息了?”可采好奇问道,当时她在家备嫁,也知道她们要去参加那赏梅会,这也不过就是变相的相亲会罢了。
“允儿还要再看看,倒是你娘姨家的如兰,被中丞家大娘子相中,想要说与他家嫡次子。”王若与于是眉飞色舞的,将如兰如何入了中丞家大娘子眼的事情说了一遍,无怪乎便是如兰性子直爽喜好美食,得了她的眼云云,王若与又道:“也是你娘姨慈悲,去的时候,还带着两个庶女,明兰不言不语的性子也罢了,那墨兰模样却是出挑的,只是行事轻浮了些,赏梅会上,大娘子都不如何看得上。”
这赏梅会基本去的都是文臣等书香世家的大娘子,少有武将和勋贵,就墨兰的行事做派,在规矩的人家,确实是不讨喜。
可采摇头道:“怎么说也是如兰的姐妹,还是要帮着撮合段好姻缘才是。”
“便是待以后再看看吧!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这是自古的道理,行事做派都需有规矩才是,不行,便让如兰身边的教养嬷嬷去掰一掰性子,才好再寻人家。”王若与说的很是中肯,如兰的性子便是教养嬷嬷好好调教过的,甚是得大娘子们的喜欢。
“也罢,只有姨夫他们操心去,再过些日子,便要开恩科,便让家中子弟都需好好准备一番,别到时候恩旨下后手忙脚乱便不美了。”可采提醒道。
“多谢娘娘提点。”
见老太太和娘亲依旧有些拘束的谢恩,可采只能无奈的微微摇头,这地位一变化,所有人便变的不同起来,尤其是这古代,君君臣臣看的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