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两以前开了一家小饭馆,手艺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公私合营以后舍不得把祖传的手艺交出去,就在家里带带孙子,帮家里人做做饭。
接下来总是有街坊邻里想念他的手艺带着东西上门让他帮忙加工,然后给些加工费。
毕竟调料那些也是要花钱票的。
最后,夫妻两个干脆在家里开起了私房菜馆,只做熟人的生意。
因为他们的手艺好,所以这么多年下来生意还是挺不错的。
刘安康上次跟着他同事去混了个眼熟,所以这次可以直接带着宋锦绣过来。
刘安康带着宋锦绣来到一个小院前,开门的是一个慈祥的老奶奶。
“你们找谁啊?”老奶奶问。
“你好奶奶,我们来找郭婶子的。”刘安康说。
“哦,那你们进来吧。”老奶奶带他们走进院子。
这就是一个三居室,而且一点都没有烟火气息,看不出来是饭馆啊!
宋锦绣疑惑地看向刘安康,刘安康对她投入稍安勿躁的眼神。
“你好芬婶子,我上次跟郭金一起来过的。”刘安康对着堂屋里一个妇人笑着打招呼。
“小刘是吧,我记得你,这是带朋友来玩啦!”芬婶子笑着跟刘安康打招呼。
“是啊,上次回去后一直惦记着呢,标叔的手艺实在是!”刘安康比了个大拇指。
“哈哈哈,你们小年轻就是嘴甜,去吧,今天你们有口福了。”两人边说话边走。
很快芬婶子就带他们走进一个房间,房间里面有个暗门,穿过暗门直通隔壁的院子。
这个院子做成了很多隔间,隐约间能听到有人的说话声,细听又听不见在说什么。
有个小孩把他们带进了一个房间就出去了!
宋锦绣满脸写着问号,看向刘安康,期待他解开谜团。
刘安康小声地对宋锦绣说:“现在不给私人做生意,所以标叔他们谨慎的很,不是熟人不给进的。”
“那每一个来过的人他们都认识吗?”宋锦绣问。
“八九不离十吧!光来过也不行。其实从我们进来开始就是对暗号了!
进来就说找郭婶子,就是来吃饭的。奶奶就会带我们去见芬婶子。
听说芬婶子有一套认人的本事,基本过目不忘那种。
十年前见过一面的人,十年后再次见面还能认出来。”刘安康挑挑眉说道。
“好厉害啊!”宋锦绣佩服地说。
她就不行,得见过很多次才能记住。人一多就麻爪了。
“经过芬婶子确认的基本就能来吃饭了。”刘安康说。
“那,我们不用去点菜吗?”宋锦绣问。
“不用,有什么吃什么,他们会根据人数配菜,除非你有什么不爱吃的东西就可以跟他们说。”不过现在的人,基本上没什么不爱吃的。
“对了,这其实就是隔壁院子吧,那直接敲这个院子的门进来吃饭不就行了吗?”宋锦绣好奇地问。
“敲这个院子是没人开门的。而且,就算有人来了,朋友聚会嘛,也没什么好说的。”刘安康没说的是,能开这种私人菜馆的,上面怎么可能没点人。
“哦哦,好神秘啊,刚刚芬婶子说今天有口福是不是表示今天有什么好菜啊。”宋锦绣一脸期待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