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神社变鬼社的背后,恐有外星的操纵?”
新闻周刊:“惊悚!曼哈顿一夜之间变成贫民窟,金融风暴,它来了!”
新加坡邮报:“岛国二十一年前的悲剧重演,拜鬼拜出真的鬼!”
时代周刊:“美丽国不再伟大!”
华尔街日报:“完了,全完了。”
泡菜国:“岛国神社是我们祖宗的亡魂干的,思密达!”
某东方大国:“对于美丽国的损失深表同情,同时也在密切关注,强烈谴责幕后的黑手。”
世界处于震惊中。
一份份铺天盖地的新闻,惊爆了所有人的眼球,关键是每份新闻都在极度渲染着诡异。
让各国吃瓜群众们不能自已,一时之间各类新闻报纸销量大增,根本挡不住吃瓜群众们的热情。
看新闻比看小说还过瘾。
还有一些猎奇的成功人士,当天就想去岛国的街头走一走。
可惜的是航班一票难求,因为岛国东都航空公司处于停飞的状态,买也只能买到去福冈的班机。
于是东都成了“非常”热门的景点,简称“东都热”。
论作死和猎奇程度自然是欧美国家,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来到了岛国,发誓要进神社看看。
搞得三长老这几天都有点怀疑鬼生,口味都换了好几种,毕竟西方人的体味比较重。
爆炸性的新闻让这个寒冬热闹起来,但资本们却如丧考妣,他们自然知道这场风暴来临会意味着什么。
欧美国家的股市已经出现了崩盘,而套进去的资金一时半会还拿不出来。
很多人面临着血本无归的命运。
真正最倒霉的自然是两个当事国,岛国神社附近大部分人已经撤离,当然还有一些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没有走。
结果在下午的时分老三又饿了,于是乎没有撤离的人又倒了次血霉,2000人好像成为了老三的进食标准。
随着两千人的再次消亡,市中心终于绷不住了,所有小区的人来了次大逃亡。
东都的密集程度全世界有名,虽然只有三四公里的范围,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四百多万。
那么问题来了,这四五百万人在这个节骨眼如何安顿又成了问题,岛国的士气已经降到冰点。
如果不管不顾将会出现更大危机。
一场安置流民的行动势在必行,否则岛国高层的威信度将彻底失去。
可是安置需要花钱,这个时期他们哪有钱安顿这么多人,就算走募捐的路子都行不通。
经济崩溃谁有闲钱募捐给这些人。
危机引起的连锁反应让岛国雪上加霜,大冬天的如果没有温暖的住房,那么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伤亡。
如果流民失去活路,可能什么事情都能干的出来。
加上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他们身上,这种无形的压力让岛国高层欲哭无泪。
最后他们的天皇站了出来,捐献了大量的房屋和地产,反正钱没有了房子也不值钱。
还别说这一表率,让很多岛国中高层人士就像找到主心骨。
纷纷动员捐房捐物捐帐篷,虽然对于数百万流民是杯水车薪,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民众最无助的时候,他们的天皇一跃成为了新的信仰,反而在精神层面上超过了他们的内阁首辅们。
在精神领袖的引导下岛国动乱才慢慢趋于平稳,但谁都知道这也只是望梅止渴,寒冬不可避免的到来。
岛国的前途一片渺茫。
而神社就像一根毒刺盯在了东都的市中心,不消除的话岛国永远得不到安宁,但如何消除是个头疼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