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箫河、陌籍治理翰中,组织秋收,征调粮草,治疗伤员,招募新勇。
叶双恒率众将,向下一个目标,翰发城进军。
羽寒将羽曲基层军官,一分为三,一部分去释奴军任职,一部分在新军,即新招募的军队任职,其余的留在本军。
释奴军已有规模,士气高涨,三支部队,一个军三个师的雏形,就建立起来,释奴军由路家兄弟统领,羽曲军由羽寒统领,新军由蔺冲统领。
沿途村落,翰畅已没有抵抗,只是庄稼均已提前收割,此为翰畅坚壁清野之计。
叶双恒不劫掠村寨,一路宣传不袭扰百姓、释奴、放粮、免费医疗等政策。
接近目标,叶双恒让人打探消息,姜唯主动请缨。便命他带斥候侦查,很快得到消息,翰畅国向翰发等城,派来援军。
翰畅国原计划,增援程有粮的目标翰百城,援至半路,得知程有粮的仆从军已围城,发起全面进攻,攻势猛烈,救援恐来不及。
原本去翰百城的增援,改变方向,预计会先抵达翰发城。此突然变化,让大家顿时紧张。
距翰发城二十里下寨,当夜召开军议。
叶双恒判断,援军欲与守军汇合,先败羽曲,再汇合翰发守军,同救翰百。
大家听罢,议论纷纷。
叶双恒补充说,虽我军士气正旺,强行攻城,依旧缺乏器械,在敌援之前,定不能克,届时敌军一定内外夹击。
“将军之意,先打援军?”
“只能先打援。”
这夺城任务里,谁也没有想过,还要对付人家援军,基本上就是子任务,开副本。
“将军,有何良策?”众将看着地图,一筹莫展。
“大家有何建议,可先发言。”叶双恒知道,既然是军议,也要听听别人意见,等众人没有意见,再行发言。
众人面面相觑,互相讨论。
郦达问了,敌援军兵力,才发现正面交锋,不能稳胜,说除非几名敌将,敢跟自己单挑,这样机会较大。
蔺冲苦笑道,“现不比几百年前,两军交战,将军先单挑,胜者趁势率军掩杀,则胜算大焉。而今,两军对垒,互射阵脚,比拼战术、兵法、智谋、士气、训练等。除非先有恩怨,或是比拼勇名。”
“是啊,现在单挑的少了。”羽寒说道。
蔺冲继续道:“我军新兵多,即便是羽曲辅攻军,大多也是新兵,未经战阵多。而敌军历年与甲磐交锋,历经数战,经验丰富,老兵居多。故若正面对垒交锋,我军胜算不大。”
“武翱老师,不可夺本军士气。”郦达说道。
“如果我军撤退呢?敌援军是否会去翰百?”羽寒沉思道。
“如此敌守军与援军必定汇合,先追击我军,再救翰百,又该如何?”蔺冲老师经验相对丰富,也懂兵法。
大家望向叶双恒,只听他说道:“羽寒校尉的想法,本将也想过,可能性有,然武翱老师所料,则可能更大。”
“若无法避免正面对决,则应选一有利地势,让敌人仰攻,以克制敌方骑兵。”蔺冲建议。
“然,此去翰发为下坡。援军至我方,亦为下坡,我方恐会仰攻,地形不利。”羽寒看着地图说道。
“只有狭路相逢,凭勇者,恶仗看毅力了。”郦达说道。
“还要分兵,监视守军,正面对决,实在胜算难料啊。”蔺冲担心道。
叶双恒环视众将,再无人言。此时姜唯侦察回来,进了军帐,对叶双恒说。“将军,所言正是,有条件。”
“我初步如此考虑。”叶双恒闻言,指着地图几处位置,仔细的说明自己的想法。
军议后便下达军令,仅派姜唯侦察翰发守军,观其是否出城,而不再分兵,全军先战援军。
羽寒、蔺冲、路智深,分率三军,于叶双恒划定地点,打下埋伏,待敌援军入圈。
原来,叶双恒的地图,不够详尽,叶双恒挑了一处地点,判断是有伏击条件,便专门派姜唯到现场看。当军议进行时,姜唯回来按叶双恒的考察条件,答复满足。叶双恒便放弃正面对决,而选择于所选之处,打伏击。这给众将上了一课,纸上谈兵是不行的,要实地考察。
终于在敌援军到来之前,设伏完毕。此处是必经之路,伏击的胜算自然更大,众将情绪高涨。
天色尚早,敌援走着走着,却在伏击点外,提前扎了营寨,没进圈,如果行动迅速,当天夜里,就可入城。这完全出乎所有人预料,完全不符合常规。
“是不是敌人探马,发现了埋伏?”有将领怀疑道。
大家也觉得,可能已经暴露。
叶双恒说,现在不能判断,如果被发现,他们为何不来攻?
蔺冲说,可能是想待守城军来,一起夹击。
“这个可能性也有。守城军如果出来,则如武翱老师所想。若不出,则敌可能并未发现我伏击。”
羽寒问,我军该如何?
“敌人不来,就引他们来。”蔺冲建议道。
“那就有劳武翱老师。”叶双恒作揖道。
蔺冲率新军一部,袭击营寨,放火烧营,敌军见羽曲部队兵力不足,便冲出来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