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康熙并不是站在一个阿玛的立场,而是为了大清。
为了朝局稳固,他必须立储。
为了胤禛顺利登基,乃至顺利治国,他必须抹杀掉胤禩的党羽。
如若不然,之前的这些谋算就都白做了。
“皇上深谋远虑,臣难以企及一二。”张廷玉没想到他最后会对自己亲儿子下手,心中除了震撼,更多的是佩服。
康熙深吸口气,然后挥手,“你下去吧。”
“是。”
张廷玉出来后,见胤禛跟年世兰已经在殿外候着了。
两个人交换了下眼神,心照不宣。
李德全见张廷玉出来,赶忙进去禀报。
康熙将胳膊撑在桌上,手指揉着太阳穴,“让他们回去吧,朕现在谁也不见。”
李德全赶紧应声退了出去,随后轻轻将殿门合上。
胤禛不解,“皇阿玛怎么了?”
李公公躬身道,“回四王爷,皇上说目前谁也不见,让四王爷和四福晋先行回去。”
胤禛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也就不再为难他,“好,我知道了。”
上疏荐储之事一经传出,所有的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尤其是八爷党的人。
“我今日就回娘家一趟。”郭络罗氏掩饰不住眼中的狂喜。
看来皇阿玛终于想明白了,也是,都这把年纪了,颐养天年多好。
胤禩点头,“最近老四插手工部,严查账面得罪了不少人,这些人估计也正琢磨着改换门庭,所以一定要争取下来。”
郭络罗氏微微福身,“臣妾知道了。”
胤禩将双手搭在她的肩膀上,眼里闪烁着势在必得的光芒,“成败在一举,如果事成,你便是大清的皇后。”
郭络罗氏感动至极,“八爷您放心,有臣妾在的一天,安亲王一支绝对会站在您这边。”
说完忙不迭的去准备了,看着她离去的背影,胤禩立刻收起伪装的深情,转而吩咐手下。
“你去盯着雍亲王府那边,看这几日他都见了哪些人,又有哪些人去见了他,记住,一个都不能疏漏。”
“奴才明白。”
他以为胤禛一定也跟他一样,忙着笼络群臣,但没想到几日下来,胤禛除了每日上朝,就是往工部跑。
但去了也不是笼络人心,反倒是揪住几个贪墨的官员不放,弄得整个工部人心惶惶。
胤禩跟胤禛斗了这么多年,自然也察觉出来一丝不对,但眼下也不敢真的停下按兵不动。
毕竟皇阿玛只给了三天的时间,三天一到,百官举荐的折子就要递上去了。
他赌不起。
但这并不代表胤禩就这么不了了之,他叫来了胤禵。
自从上次西北之事后,这两人其实已经开始互有不满。
胤禵不满他对粮草之事毫无作为。
胤禩则不满他被年羹尧压的死死的。
“你想让我去长春宫打探?”
胤禩点头,“我怀疑这次立储,皇阿玛是偏向老四的,长春宫那边肯定知道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