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人到县城,最贵的消费就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大吃大喝,别的,还真没什么了。有外来企业投资都先去那个地级市里面了,谁来这种穷乡僻壤?
林若妍回忆着书中描写的那个雪场位置,以及未来崇L县变成了崇L区,大七环国道穿区而过,高铁设站那些位置,心中就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规划。
酒店和雪场一定要离高铁站相对交通便利的地方,修路上山是必须的投资。至于其他道路,目前就是省道,崎岖却还是可达的。当冬奥的消息传来后,这里的国道和高铁也很快就会落实选址了。
逆向思维,如果一开始这里没有雪场,没有冰雪产业的基础,那么冬奥也不会选这里,所以最开始很艰难的阶段就要依赖李力这样的人,为了理想而坚持。
她现在不能告诉他们未来这里会因着冬奥变成最亮眼的地区,而现在他们挺过十年在当地扎根,一定是收获大于付出的。
这个项目她要参与进来。酒店的投资她一定要占股,雪场那边李力有资金。她还可以做的就是酒店外围的公寓或者说是滑雪小镇的建设。
宏观尺度上,3万人的崇L县城就是小镇的初始版图,未来这里都是产业园区,科技种菜就相当于样板组团了,酒店和第一期雪道,也是为了滑雪小镇的大配套。
这天上午,三个人按照上述思路,从蔬菜大棚说起,再到酒店和配套,这一顿忽悠,县里终于觉得事情可以做。钱和队伍是王民来主导,最起码因为这些工程项目,县里的农民工当地就业,蔬菜大棚也可以拿去市里享受农业补贴政策。
这边说动了县里,林若妍就先告辞回京,计划找专业设计规划单位给弄当地的大规划了。
不过回去的路上,冯强还是有点担忧:“林总,咱们这种纯投入给县里,先不说赚钱,什么时候能收回成本呢?当地消费水平特别低。”
林若妍说:“高尚一点讲,我们扶贫也是一份功德。人穷志短,现在和他们说更远,他们不信,那就先从他们信的来。一开始酒店投资也用不了几百万,我们也可以管县里要地皮。这都是隐形的好处。”
“这个地方房子卖不上价,难道地皮就能涨价么?”
林若妍神秘一笑:“这里如果雪场真搞起来了,未来可是一块宝地。地皮现在拿了先等几年,说不定就能翻翻。盖公寓卖可能赚不了大钱,不过倒手卖给别家想做雪场和酒店的,那就贵了。”
冯强似乎明白了:“林总,您的意思是,只要搞出来一家雪场,就会有其他人也来这里投资么?”
“滑雪是规模聚集效应,李力的资金有限,能开发的雪场规模也有定数。然而这里的山那么多,几家雪场也是放得下的。县里将来会开窍,知道一家独大不好,会想方设法再引入其他家,冰雪产业是不是能搞起来我没有把握,不过雪场和酒店一定不会少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