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86赛季德国足球甲级联赛冠军,提前出炉了!它就是——云达不莱梅!”
“这简直太疯狂了!你能够想象,决定这一个赛季三十四场比赛最后冠军的,居然是一个六十米开外的进球吗?”
“阔别球场五个月之久的沃勒尔,用这样一粒不可思议的进球,为不莱梅人亲手戴上了王冠!”
“我敢说,德甲联赛历史上最伟大的进球,就此诞生了!”
“精彩程度能与之相比的进球,绝对没它重要;重要程度能与它相当的进球,呃,抱歉,整个德甲历史上我也找不到和它一样重要的进球!”
“这根本就是神迹!我只能说,今天,上帝站在不莱梅人一边!”
解说员奉献上了或许是他从业以来最激情的解说,却没有人欣赏,因为他声嘶力竭的吼声,已经完全湮没在现场汹涌的欢呼声中。
不莱梅威悉球场三万多主队球迷,已经陷入了疯狂,这是自1965年之后云达不莱梅拿下的第一座德甲冠军。
那座沙拉银盘,终于再一次光临这座德意志西北部的重要港湾。
二十一年的等待,曾经年少轻狂的儿子,臂弯里已经怀抱着襁褓;曾经精力充沛的父亲,两鬓间已是沾染了雪白。
唯一不变的,只有他们对自家球队的爱。
那已然是一种信仰。
而今天,虔诚的信徒们终于得到了回报。
无论是怀抱襁褓的父亲,两鬓雪白的老者,还是青春飞扬的少年,这一刻,他们都只剩下一个共同的身份——不莱梅球迷。
狂喜和兴奋,占据了他们全部的思绪。
三万多主队球迷,已经跨过形同虚设的护栏,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入场中。
……
李维还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场面,之前系统从不肯给他庆祝胜利的时间,而这一次,或许是因为主裁判其实还未吹响全场比赛结束的哨声,就已经被狂喜的人群淹没了的缘故吧。
站在场中的李维饶有兴趣地看着拜仁的球员围着裁判纠缠不休,就像弄丢了棒棒糖之后不依不饶的小孩——他们认为伤停补时已经结束了,这个进球不该算,但实际上,没有人会理会这样的要求。
而且很快,涌入的人群就让他们不得不散开了,结束了这徒劳的申诉。
其实,假如是自己努力了一个赛季,却被这样的进球绝杀,也一定会跟他们一样不甘心吧。
李维颇能共情地想着。
“鲁迪!鲁迪!鲁迪!”
就在这时,李维忽然感到自己被七八只手抓住,然后就是一阵不能抗拒的大力,把他甩上了天空!
落下被接住,然后又被抛起,如是再三。
飞在空中的李维,很享受这种感觉。他并非这支不莱梅的球员,赶上这样一场比赛也不过是系统任务,适逢其会。
但他仍能坦然接受这种英雄般的待遇,因为他坚信——
我给你们带来了胜利和冠军,那我就当是你们的王。
……
“奥托!奥托!奥托!”
李维耳边骤然响起了一阵不输于他这里的欢呼,他在空中扭头,看到了同样被抛上天空的主教练雷哈格尔。
年近半百的德国人,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
这是他为不莱梅拿下的第一座冠军奖杯,也是他本人的第一个德甲联赛冠军,从这一天起,“奥托大帝”,终于名副其实,加冕为王!
这让他怎能不欣喜若狂呢?
李维的视线,与雷哈格尔在空中交汇,师徒俩相视一眼,会心而笑。
……
“看看吧,看看雷哈格尔和沃勒尔这一对师徒,”解说员也注意到了这一幕,“当他们来到这里的时候,不莱梅人正处于他们整个历史上的最低谷。”
“尤其是雷哈格尔,五年前他拿起教鞭的时候,这还是一支在德乙挣扎的队伍。我记得那个时候,威悉球场的看台上,没有欢呼,没有热情,更没有笑容,完全是一副末世般的景象。”
“谁能够想象,仅仅只是过去了五年,他们已经拿到了两座德甲亚军,现在,更是成为了德意志之王!”
“整座城市都在为他们而疯狂!这一刻,他们就是不莱梅的王!”
……
胜利者的喜悦,只能愈发映衬出失败者的落寞。
拜仁慕尼黑的球员已经退到了场边,默默把舞台让给了狂喜的不莱梅人。
作为队长,奥根塔勒正一一抚慰场边痛苦的队友们。
效力拜仁已经十年之久的奥根塔勒,是队内唯一经历过贝肯鲍尔离开后那段低谷的人。
从75年到79年,拜仁连续五个赛季无缘德甲冠军,这是拜仁在德甲的五十多年里,联赛夺冠的最长间隔,其中78年他们甚至仅仅只排名德甲第12位。
所以,眼下的场面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
尽管他隐隐感觉到,这场比赛的失利,或许很有可能造就一个能够在未来十年里持续对拜仁构成威胁的可怕对手。
但那又怎样?
慕尼黑人,什么时候怕过挑战?
……
安抚完了队友,奥根塔勒准备回更衣室。
走向球员甬道的一刻,他忽然看到了一个并没有像其他队友一样痛哭流涕的家伙。
那正是马特乌斯,尽管从他的表情中不难看出深深的失落,但眼神中却透出一股坚毅的光芒。
别看马特乌斯年少成名,一路顺风顺水,二十六岁的年纪已经坐拥欧洲杯冠军,世界杯亚军和德甲冠军的荣耀,可出生于小城埃尔朗根的他,早年的经历是颇为艰苦的。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就进入家具厂做学徒工补贴家用。
这段少年时的经历,磨砺了他的意志,尽管后来他的情商、人缘屡屡受到诟病,但从未有人质疑过他勤奋踏实的作风和坚强勇毅的性格。
所以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刻,失落的马特乌斯仍旧没有低下他高昂的头。
看着自己的后辈,奥根塔勒暗暗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太满意马特乌斯最后时刻退缩防守的选择,但对后者失败后绝不气馁的意志力,他是非常欣赏的。
也许,我真的可以放心让他接自己的班了。
奥根塔勒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