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马尔维克终于坐不住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范马尔维克并不能算是一个传统的荷兰教练。
在荷兰国内,足球界历来都把米歇尔斯的“全攻全守”奉为圭臬,历代国家队主教练很少有敢于违背的,一代一代延续下来,让郁金香几乎成了欧洲攻势足球的标志。
但范马尔维克却是一个例外。
2010年世界杯他麾下的那支荷兰队,其实就根本没有“全攻全守”的影子,反而是以坚固的防守与犀利的反击着称,即使在决赛中面对传控足球的集大成者西班牙,他们也依靠着高效的防反差一点就掀翻了对手,如果罗本的那次反击射门能再精确那么一点点……
当然,这也并不代表范马尔维克就是穆里尼奥、卡佩罗一类的功利足球代表,确切的说,他的风格是务实。
这一特点与他的成长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相比于克鲁伊夫、里杰卡尔德、古利特、弗兰克·德波尔这些在球员时代威名赫赫的教练,范马尔维克的球员生涯只能用惨淡来形容,他从未在荷甲三大豪门效力过,退役之后也只能从最底层的教练做起,执教的也不过是家乡小镇的业余球队。
由于收入微薄,他甚至不得不开了一家运动用品商店以贴补家用。一直到1990年,38岁的范马尔维克才得到了人生中第一份职业球队主教练的工作,执教的是比利时联赛的一支小球队。然而仅仅一年后他就失去了这份工作,接下来的四年多里又不得不混迹于业余青年球队。
而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在2001年时才出现,彼时的他得到了荷甲豪门费耶诺德的垂青,真正成为了顶级联赛球队的掌舵人。而那个时候,他已经四十九岁了。
可以说,相比于穆里尼奥、瓜迪奥拉、博阿斯那些四十出头甚至三十许岁就出人头地的名帅而言,范马尔维克的起点,已经算是低到了尘埃里。
不过,这样的成长经历反过来又促成了范马尔维克坚韧务实的性格。
我们熟悉的那些足坛名帅,如瓜迪奥拉、穆里尼奥、贝尔萨、温格等等,都形成了自己极其鲜明的战术风格,并且自始至终坚持着。
但范马尔维克不同,他只会选择他认为可以为他带来胜利的战术。
想想也正常,当他在低级别联赛里摸爬滚打的时候,当他好不容易得到了职业联赛机会的时候,谁能有耐心让一个菜鸟教练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摸索去打造自己的战术风格呢?
那个时候,他只会有一个想法,保住这份饭碗……
所以,只要能取得胜利,不管是防守反击还是全攻全守,不管是人盯人还是区域防守,他都不在乎。
这也是为什么当多特蒙德在上半场0比2落后的情况下,他敢于果断调整防守反击的战术的原因了。
幸亏这里是威斯特法伦,这里的球迷不像伯纳乌那样对“赢得漂亮”有近乎变态的执念,以至于哪怕球队领先也可能会嘘自家人,以至于哪怕像卡佩罗那样拿到联赛冠军的教练都下课了,还是两次。
所以即使范马尔维克在落后两球的情况下还选择了防守反击,威斯特法伦的球迷也仍然没有倒戈相向。
但是,他们或许可以容忍战术保守,可自己的主队输球,还是在面对明显不如自己的对手时十分窝囊地输球,显然是不论哪里的球迷都无法容忍的!
当己方被对方的战术完克时,务实的性格让范马尔维克果断选择了调整;而现在,看起来防守反击也不能为他们挽回局面,范马尔维克当然只能再次做出调整。
现在的多特蒙德需要的是进球,即使冒着被对手再进一球的风险,他们也只能选择进攻。
不过现在替补席上已经没有进攻球员可以供范马尔维克选择,所以他将里肯推回了左边锋的位置,又将凯尔的位置前提,作为攻守平衡的中前卫。
范马尔维克也不全然是弄险,为了应对己方的反击,美因茨的组织核心李维后撤,对方的进攻威胁实际是削弱了很多的。只要对方保持这种打法不变,即使自己攻出去,丢球的风险也不大。
他赌的就是,在对方意识到自己改变战术之前,抢先扳回比分!
……
但很遗憾,这一次他或许赌错了。
他原本以为对方至少要十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反应过来,可现实却是……
全场比赛第72分钟,距离范马尔维克调整战术仅仅过去了三分钟,多特蒙德发动攻势,凯尔持球推进到了前场。
这让李维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发觉,最近几分钟里,凯尔推进过中场的次数,有些过于频繁了,还有那个里肯,似乎也有些过于靠前了。
莫非是对手终于决定不再做缩头乌龟,攻出来了?
可他们不怕再像上半场那样被完全限制住吗?
李维有些疑惑不解。
忽然,他看到自己的队友巴巴茨、戈贝尔都在往回跑,刹那间福至心灵:
是了,他们是要打个时间差!
趁着己方还以为他们是防守反击,不敢大肆压上进攻的时候,先尽可能扳回一球再说!
李维其实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在一项隐藏的属性上表现非常出色,那就是阅读比赛能力。
这或许来源于他早已养成的习惯——即使不在场上,他也会下意识地去分析场上的局势,对手的弱点,当初在利兹联的时候,无论是对埃弗顿还是对南安普顿、曼联,这项特质都曾帮助他克敌制胜。
而图赫尔当初坚持要引进他,也与他看出了李维的这一项属性不无关系。
当然,他的分析或许不如场边的主教练专业,比如一线队的首次出场,他就没有和克洛普想到一块去。
但别忘了,他才是在球场上能够最早感知到局势变化的人,他或许没有教练的战术知识,可他一定比前者反应更快!
就比如这一次,克洛普还没看出什么端倪,李维已经做出了决定——他不着痕迹地开始向前场移动。
这当然是存在一定风险的,比如因为自己没有回防,对方这次进攻恰好就破门了。但更大的可能,还是队友断下球,而自己突兀出现在前场让对手无所适从——他们的防守大闸凯尔,根本回不来呢!
他决定赌这一把,毕竟,美因茨还握着两个球的优势,他们,赌得起!
……
果然,机会很快就来了!
看到自己的队友巴巴茨破坏了凯尔的传球,皮球到了戈贝尔脚下,已经越过中线的李维迅速伸手要球。
戈贝尔没有迟疑,直接塞给了李维。
这个时候,身在客队半场的凯尔、克林格回头,都是猛然一惊:
“糟糕!那家伙怎么跑后面去了?”
李维可听不到他们的心声,他带着球狂奔了十几米,面对第一个扑上来的对手克鲁斯卡,完全没有一点要和这位同龄人硬碰硬的意思,直接分给了边路插上的阿扎瓦格,自己则继续前插。
这个时候,美因茨根本不需要什么“Tiki-Taka”,不需要什么多余的传控,因为李维的突然前插与分球,已经让对手的防线方寸大乱!
阿扎瓦格只是简单地将球横传中路,就直接制造了杀机——奥尔在禁区内迎球怒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