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除范鸠外,城中能对抗练骨武人的施邪者,只有寥寥几人。
况且,小码头上有两个练骨武人。
比起邪物,施邪者更惜命。”
“阿明,你为什么肯定邪术是碧水仙所赐?”
李念瑶用清脆如铃的声音问道。
“拥有如此多的邪术,又能悄无声息将邪术分给那么多施邪者。
潮澜郡没有多少势力,能做到这两点。
最重要的是城中各大势力,对此的态度很奇怪。
邪术获得力量的速度比练武快,只要满足条件,不需要时间就能唾手可得。
那些势力不会像世人一样,厌恶施邪者。
只要能杀人,谁在乎拿的是菜刀还是长刀?
按照这样的想法,继续推算。
各大势力应该都会豢养一些,暗地里干脏活的施邪者。
这些施邪者可以是势力之内的人,也可以是势力之外的人。
但是,阿槐你见过翻海帮除你之外,有类似的人吗?”
阴沉着脸的张榆槐,摇摇头:
“没有,之前的换心老,也是碧水观闭观以后,帮里从黑市上雇佣而来。”
“是啊,哪方势力有那么大能耐,引导或暗示或胁迫众多势力无视邪术?
除碧水观,我猜不到别人。
我托阿陈帮我查了一件事,破除邪术的香灰、驱邪烛等事物,也与碧水观有关。
城中蜡烛店买的驱邪烛,实际上只是掺杂了香灰的普通蜡烛。
他们向碧水观献上大量香火钱,道童就会赐予他们香灰。
师姐,这件事像不像武馆教的武功?
无论你练得多厉害,你的弱点师父始终知道。
香灰与邪术的关系,不也是如此。”
李念瑶没有回答秦知明的问题,重新问了一遍最初的问题。
“你觉得碧水仙是好是坏?”
秦知明喝了一口茶:
“我的看法对碧水仙有意义吗?
潮澜郡就是为他而建的畜栏,百姓身上的信仰就是他想要的鲜肉。
在他眼里,武人和施邪者,只不过是稍微厉害一点的牲畜罢了。
人不会对没有威胁的牲畜有看法。。。。
如果牲畜产生威胁呢?”
说到这里,秦知明咧嘴一笑。
“我说了这么多,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很重要的事?”
“什么事?”张榆槐没有想明白。
他背上的娘子和李念瑶,却似乎明白秦知明想干什么。
“对百姓友善,对武人和施邪者霸道。
限制武人和施邪者的力量,减少百姓的伤亡。
碧水仙,很在乎百姓。”
张榆槐皱眉,郡城都变成那样了,碧水仙很在乎百姓?
秦知明看出他的疑虑,哈哈一笑:
“如今潮澜郡确实死了许多人,可是你仔细想想。
武人、施邪者、百姓、三者的人数相比。
是不是施邪者伤亡数量最多,武人其次,最后是百姓?
别忘了,我之前说过,成仙需要全城的信仰。
潮澜郡,人数最多的是百姓。
所以,碧水仙可以容忍百姓有伤亡,不能容忍百姓大量伤亡。”
秦知明的笑脸越发灿烂,好似好事将近。
“既然碧水仙不愿让百姓大量伤亡,从而危及他成仙所需的信仰之力。
我们就借用全城的百姓,与他好好谈谈。
到那时,我的看法就对他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