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冯浩感觉自己建立一个作坊还挺难的。
水源、地势、建造工程、室内规划与设计等等,每一项都需要自己参与。
好在有咸可以帮助自己规划和设计,否则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足够的勘探和制度技术,恐怕没个一两个月都不能成型。
等咸规划好后面的计划之后,冯浩就去找路德要来了三个识字的记账员。
晚饭前带着记账员和玛丽一起回来。
为了丰富菜品,冯浩教了女仆们怎么炖萝卜、炖洋葱。
这样晚餐总算不用老吃一个菜了。
因为有了面条,也不用老吃面包糊糊了。
虽然这里没有稻谷,没法吃饭,但是面条也能对付。
晚饭的时候,听女仆们说做面包有用到酵母,冯浩打算尽快把馒头和包子也搞出来。
饮食尽量丰富起来,不然一天天的在这种美食荒漠之中,真的难熬。
晚饭后,冯浩先让记账员们读了一些账目。
这个时代的账目还是流水账,没有后世的账目那么清晰和规范。
了解完账目中用到的主要词汇后,又挑选一些货物的生词学习了。
剩下的时间,则安排包括玛丽在内的四个人读书。
这里没有廉价的纸,书籍一般是动物皮做的。
也有用布匹做的,但是一般这种多是地图记载。
有了四个人,每个人每分钟可以提供十个生词的录入,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晚上不到两小时的时间,就弄了四千多个生词的录入。
倒不是冯浩不打算让他们继续录入了,而是普通的记账员单词量也就五千个。
这个量其实不低了,蓝星的英语六级考试也就5500个单词的词汇量。
这个已经是外国初中生的单词量,不算低了。
在这个知识传播异常缓慢的年代,这样的词汇量,算是非常丰富的了。
剩下的单词冯浩也不着急了,一方面从玛丽这里再压榨一点,另一方面看看教会那边能不能白嫖一些。
而且现在书籍九成的内容都可以读了,改天再去看看神父,顺便再弄弄这个。
三个记账员,冯浩在他们走的时候,一人送了一斤面。
玛丽也要了两斤,说带给路德当早餐尝尝。
这个东西他们晚饭吃过,感觉很美味,倒是很开心。
这个时代,美味其实都是贵族的奢侈品,老百姓能吃的东西,只能说勉强填饱肚子而已。
为了避免他们浪费了食材,冯浩还特地给他们交待了面条的做法要领。
第二天,冯浩和玛丽打过招呼后,开始带着仆人和学徒们早出晚归,准备建立作坊了。
玛丽为了吃顿好吃的,干脆也来帮忙。
先把生活设施弄好,打了一口两米半深的井。
有扫描模式和黑暗、光明、自然三种能量加持的感知术,冯浩现在就是一个人形自走扫描仪。
不管是人、土地、河流还是建筑,什么都可以扫描。
所以找一个地下水源浅的地方,打一口井,还是比较容易的。
毕竟昨天选址就考虑到这点了。
十多个身体结实的人,轮换着下井挖土。
上面女孩子们配合将土抬上来。
有足够的工具,效率还是挺快的。
多余的人则除草,平整土地,移走碎石。
利用扫描能力,中午还带着学徒们配合,抓了两窝十来只兔子。
抹上盐巴,烤来吃,各个都吃得满嘴流油。
兔头和内脏清理好,腌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