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响很快便和江英达成了口头协定,王响这边提供给她一些样品,让她去做先期宣传,而王响这边则准备好大规模供货。
江英甚至愿意提前开出自己的条件,仍旧是以这种小瓶装,一瓶能够卖出五六千的高价,而王响能从其中拿到七成的提成,其他的经销和宣传等都可以交给江英那边去负责。
王响自然没理由拒绝这样的条件,毕竟可以将更为繁复的任务交给江英那边去操心,自己这边只要负责生产就好,这也确实符合王响一开始的设想。
不过,搞定了江英那边,接下来的问题才是重头戏:自己要怎么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的生产和供货。
毕竟这些精油的制作过程王响自己也有亲身参与,知道中间的流程有多么繁复,从种植白苏子,再到采摘,再到分离和晾晒,然后还要经过榨取和提纯,中间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耗费不少力气,尤其是需要投入不少精力。
最重要的是,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而且不能是那种简简单单的家庭式劳动,得是更为流程化的制作过程。
换句话说,王响得开个工厂才行。
王响先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梁喜兰,结果梁喜兰表现得比王响想象中更为惊讶:
“专门开个厂子来生产白苏子精油?响儿,这条路是行不通的,你听师娘一句劝,干这事的难度比你想的要高多了。”
王响解释道:“师娘,你放心,销路和价格这边我都已经谈妥了,这些是不用咱们操心的,换句话说,咱们只要能把这些精油生产出来,就能坐着收钱。”
梁喜兰叹了口气:“就算这样,白苏子精油的制作过程有多么繁复你也不是不知道,光是这些流程就不简单,你上哪去找这么多人来干活呢?”
这倒是个问题,王响要开厂也得一步步来,得先从作坊开起,但就算是作坊,也必须要足够的人手才能建立起来。
自己总不可能去外面招人,毕竟不可能有人愿意来这种山沟沟的吃苦工作。
既然如此,唯一可选的,也就只有本地人了。
等等,本地人?
王响瞬间灵机一动,随后又是一个电话,将合作社的众人都召集了过来。
估计是这些天已经习惯了王响这边随时都有点突发状况,王响刚打完电话,没过十分钟,人便已经齐聚在了王响家的客厅里,都带着些许紧张和焦虑,打算看看王响又有什么安排。
王响先是环顾了一下在场的众人,连同徐三昌在内,目前参加了合作社的家庭一共刚好十家,在大江村里也算是占据了相当的份额,而且最近也有几个新的家庭对合作社有兴趣,目前正在考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