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坚持市场价,一个坚持要多给,反倒是惹人发笑。
韩康还有许多事情要忙,脸上有些不耐。他直接让下属掏出银票,放在桌子上。
“户部不会少你这份银子,你主动让出铺子,户部也会记得你的情。不必再推拒了。”
李家主不敢再纠缠,若是将人惹怒就违背他的初衷了。他顺从地将银子收了起来。
不过过户的时候还有一些问题,负责撰写地契的小吏不知道该把地契写在谁的名下。
“大人,是写您的名字吗?”
韩康吓了一跳,摆手道,“肯定不行。”
“那该怎么写才好?”
“让我想想。”韩康仔细思索一番,“就写在国库名下吧,这块铺子是国库的财产。”
“是,大人。”
终于找好铺子,韩康将已经设计好的图纸交给工部,嘱咐他们要在半个月之内完工,便进宫向皇帝汇报。
柯宁微对韩康的工作非常满意,“做的不错,接下来铺子的施工进度你也要盯紧一些,务必要在半个月之内完工。
下次出海要在一个月之后,咱们的店铺必须要在下次出海之前开业。”
“是,陛下。微臣会盯紧的工部的。铺子造好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内部修整也需要七八天。内部的柜子架子我现在就让工部着手做,等铺子一造好,其他东西就可以搬进去了。
一定会在下次出海之前开业的。”
“行,那你先去忙吧。”
“是,微臣告退。”
待韩康走后,柯宁微吩咐福子将工部尚书找来。
工部尚书姓张,是前朝的老臣。
柯宁微进入京城称帝之后,并没有动他,还是让张尚书在这个位置上待着。
至于原因嘛,一是因为张尚书在前朝做的还算比较称职,属于实干派,是会为百姓做实事的。二是因为柯宁微手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以接替他的位置。
张尚书在柯宁微手底下干了几年,也越发了解柯宁微的脾气,知道如今的皇帝最不喜欢只会夸夸其谈的人,也是实干派。
所以这几年,竟然越发君臣相得起来。
反倒让张尚书没了对女子的偏见。
“张尚书,韩尚书已经去过工部了吧。”
“回禀陛下,韩大人已经来过了,微臣会尽全力配合他的。”张尚书十分上道,柯宁微话头一开,就知道他到底想说什么。
“这个店铺以后会售卖从外邦带回来的物品,京城只是第一家。随着我们船队的扩大,带回来的东西越来越多,以后也会在各个州府的府城,甚至是县里面,开设分店。
它以后可能是国库的主要收入之一,张尚书,你明白吗?”
“陛下,微臣一定会亲自监督铺子的修建改造,一定会按时完成建造。”
“那就好。之前让你造的十艘大船造好了吗?”
“还差两艘,再有半个月就能完成了。”
“完成后尽快下水试验,这十艘船,下个月也要出海的。”
“是,陛下。微臣会尽快监理完成的。”张尚书也知道出海一事在陛下心中的重要性,自然不敢耽搁此事。
“另外,之前让你研制的新式织布机怎么样了?”柯宁微追问道。
“陛下,这”,张尚书支吾起来,他一咬牙说道,“这个目前还没有什么进展。”陛下也不是什么是非不分的人,就算造不出来,应该也不至于砍他的头。
“哦?”柯宁微抬起头看着他,等待一个解释。
张尚书虽然知道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忧,但还是急忙说道,“陛下,您给的图纸只涉及到织布机的外表大概形状,内里的构造我们并不清楚。要想做出您说的那种织布速度很快的新型织布机,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研究。”
每当这个时候,柯宁微就有些后悔自己大学的时候怎么没学理,而是学了没什么用处的商科。现在魂穿古代,一点儿大忙都帮不上。
若是自己大学学的物理或者机械,可能就直接带领宁国走向蒸汽时代了。
“研究不出来就先放下也行,先让工部的其他工匠做老式的织布机。要是工部的人不够,临时招募一批也行。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先造出一千台织布机。”
“陛下,微臣斗胆问一句,为何要制造这么多的织布机?织布机造价不菲,我们造这么多,不一定能卖的出去啊!而且百姓也多找民间匠人去购买织布机。”
“朕让你造织布机不是为了卖,这个你不用担心。不过具体缘由现在朕还不想说,等两个月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是,陛下。”张尚书不敢再多问,很快就退下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在张尚书的协助与督促之下,铺子很快就修建好了,工期甚至比之前提前三天就完成了。
铺子里面各种所需要的家具也都做好了,直接放了进去。
比预想中的更快。
韩康派人将其打扫干净,然后通风三天,又将各种需要售卖的商品一一陈列好,才进宫面见皇帝。
“陛下,全都安排好了,只等开业。”
“你去找钦天监的何监正,让他算一个最近三天内的好日子,我们便开业。开业典礼,由你和子兴来主持。”
“是,陛下。”
已经没有其他事情了,柯宁微见韩康踌躇着不走,倒是十分惊奇。“韩尚书,你还有什么事吗?”
“陛下,这店铺的名字还没定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