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初二,秦家年轻一辈的都要去舅舅家拜年。
芽儿和妹妹秦蓉一早起来,把自己收拾好,来到老屋,母亲秦王氏已把舅舅家的拜年礼都已收拾好。
芽儿正准备上马车,看着柳康走过来,她在马车旁停了下来。
她才想起,她们这一辈的今天都去舅舅家拜年,是当今风俗。
柳康一个人在家的确无聊。
芽儿想带他去舅家,毕竟没成亲,有点不合适。秦柱和秦王氏看着柳康,都想起来今天他的确没有去处。
秦柱略顿了下,道:“康儿,要不今天你和芽儿一起去舅家,见个礼,愿意不。”
柳康一愣,正是知道今天秦家的同辈都去自己的舅舅家,只剩下自己,无聊,没有去处。
他听了岳父的话,“这么早上门,行吗?”
秦柱道:“没有什么行不行的,讲不尽的规矩,规矩都是人定了,迟早要去上门的。”
秦王氏也觉得可以,接着两人返回房中,又提出一些礼品放在马车上。
柳康去,带给舅舅家的礼品更是丰厚。
柳康想和芽儿在一起,长辈认为行,自己也不推辞,芽儿和秦蓉上了马车,柳康跟着坐了进去,赵叔赶着马车走得又快又稳。
秦蓉喜欢姐夫,在马车里有问不完的问题,柳康都耐心的回答。
芽儿在旁静静地听着,时不时地看向柳康。虽然柳康答着姨妹的问题,眼睛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芽儿。
芽儿发现他的注视,不自觉地耳根都红了,心里暗道:这人怎么这样,妹妹还坐在马车里,他就这样看着自己。
心里有些急,眼睛斜瞪了柳康一下,柳康会意,他面露笑意,心里像灌了蜜样甜。
秦蓉的活泼,柳康的话时不时地惹得秦蓉哈哈大笑。听到好笑的,芽儿也忍不住笑起来。
赵叔听着马车里传出来的笑声,心里想 道:少爷总算开心了。
柳康讲着外面的见闻,逗得秦蓉直乐。芽儿听着他讲的趣闻,自己也想去外面去看看,心里正想着。
柳康道:“有机会,我带你们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风景。”秦蓉听了,高兴得不得了。
芽儿眼睛一亮,心道:他怎么知道自己心里想的。
在路上有有秦蓉这个话唠,好像很快到了镇上舅舅家。
舅舅家知道芽儿她们初二来,大舅妈早早地准备了早饭,她时不时看下门口,这时看到赶马车的中年陌生人把马车停在门口,芽儿的大舅妈没见过,有些迟疑。
正在发愣间,秦蓉先从马车上跳下来,扑了上来,把她的大舅妈扑了个满怀。
柳康下了马车,伸出手,接出芽儿下了马车。
家人听到呼声,全都出来了,看到一个年轻男子走在芽儿身侧,心里明了,芽儿的未来夫婿来自家拜年了。
舅舅和舅妈们连连招呼芽儿和柳康,尤其对柳康额外看重。
柳康上前一一拜了舅舅和舅妈,大舅连道:“好,好,快请坐,稀客。”
舅舅和舅妈们都很高兴柳康能来,他的作坊在当地名声很响。
大舅妈尤其高兴,年前几天自家大儿子去作坊拖了一批面条,回来一下子卖完,最后好多人没买到,说道今年再买,让他们多进些面条。
都是托了芽儿的福,才会这么多的进账。
舅舅家今天在家的都是芽儿的长辈,同辈的表亲都去自己的舅舅家了。
芽儿觉得这个风俗很好,各自去自己的舅舅家拜年,一年一个礼节。
早饭上桌的都是舅妈们精心准备的菜式,费了心思。
但她们没想到的是,柳康会来,生怕他看破自家没有拿得出手的菜。
柳康感受到舅舅家热情,吃完饭后,舅舅让芽儿带着柳康到处逛下,年轻人不拘在家里,在外面去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