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儿对柳就好道:“我们去镇上牙行买几个人回来。”
柳康忙应道,除了赵叔是舅舅给的外,其它的人都是付工钱的,自己真想用人时手里没人。
大丫勤快,一天三餐的饭食很合芽儿的口味,她娘张妈的厨艺不错,大丫没在家里做多少,在秦家湾的时候天分得到发现。
这天一早,赵叔赶着马车,柳康和芽儿去了镇上牙行,计划买四个人,陪着芽儿一个人,一个做饭的婆子,一个跑腿的,一个做杂事的。
芽儿也没经过这事,到了镇上先去舅家,问了下大舅妈。
她大舅妈给芽儿指了镇上的最大一个牙行,到了牙行,两人说明来意,牙行婆子打量着他们俩,看着穿得普通,地主家买人也只买得个把两个的。心里想道,看来生意赚头不大。
芽婆道:“你可要做什么使的。”
柳康站在芽儿身边,芽儿道:“把你的人进了领出来,我自个儿看下,再定。”
牙婆看着她,一个梳着妇人髻的年轻女子,明媚清秀很是好看,听着的意思合意的话会多买。
她忙进到里屋,一会儿,出来了二十多人,柳康看着这么多人,忙把芽儿往自己的身边拢了拢。
牙婆道:“客官,人都在你这里,你可以挑了。”
芽儿上前,把这些人都看了一遍,看到最后面的时候,看到四口人拢在一团在,虽然衣着破坏,看起来干净整洁。
看着芽儿在打量他们,牙婆才说道:“这是一家子,只签了五年契,虽说都是好劳力,可雇主都要死契,这不一直没有签出去,你如果要,我可以给个实诚价。”
芽儿道:“如果要他们一家子,怎么个实诚价。”
牙婆道:“一家子也是可怜人,不愿意一家子分开,能分开早就签了,男子一人十二两银子,女子八两一人,一家子四十两银子。”这对三十多岁夫妻一儿一女,女儿大概十一二岁,儿子八九岁,两孩子看着瘦小,应该是饿狠了。
芽儿想了下,都是父母的孩子,这家的大人想着只签五年,女儿成年不能耽搁。
看着妇望着自己渴求的目光,芽儿道:“好,我要他们一家子。”
这一家子人听了,忙跪了下来感谢。
牙婆听了,大喜,忙从怀里掏出契书,当场过了凭证,芽儿付了现银。妇人转身进去不久,拎了一个包袱出来,可能里面装的是一家人的行头,再没有其它的了。
在镇上,柳康买了芽儿喜欢吃的糕点,芽儿想着这些人穿得破旧,于是去了布行,买了三匹灰青,二匹淡蓝色的布匹,才准备回家去。
在镇上没有呆多长时间,回来的时间尚早,芽儿就有点想去老屋了。
买回来的一家子姓王,男人王勇,妇人王嫂,大儿女王秀,小儿子王亮。芽儿简单的作了安排:王嫂负责厨房,王秀陪在自己,王勇和他儿子跑腿打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