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三堂哥秦观去姐妹们通知了一番,秦家人在忙着准备食材。
村里人闻讯后,都说要来祝贺,一番盛情难却的情形下,大伯秦砚只有大摆宴席,虽说这个席面不该在娘家人这边,可赵博让人送信回去,家里人并没有反应,让赵博难堪了一回。
秦砚想着中举是赵博人生中的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他家里不办,秦家总要热闹一番,讨个喜庆。
秦家人一直在忙着,芽儿的父亲负责采买,来来回回去了镇上好几次,厨房需要的东西差不多都买了回来,大伯母秦张氏吩咐去秦柱去镇上请了个厨子回来掌勺,更显得慎重。
村里人知道秦家要摆酒席,早早地都备了一些礼。
这天很快地到了,作坊休息一天,来秦家的人更多了,在作坊做工的人,村里的一些人,早早地坐在场子里嗑着瓜子,吃着糕点,聊着天。
柳康和芽儿在家吃过早饭,收拾了一番,拿了礼物,去了秦家老屋。
场子上里的人纷纷站了起来,跟柳康和芽儿打招呼,毕竟他们是作坊的东家,村里人多数在作坊里做工,对他们俩很是热情。
两人进了屋子,芽儿的姐姐们都回来了,反倒她最近来的最晚,她的姐姐们打趣了一番,姐夫们都在正屋里喝茶,柳康招呼完后去了正屋。
芽儿和姐姐们坐在了一起,几个姐姐还是自己成亲的时候她们回来过,见面了亲热得不得了。
几个姐夫中,只有芽儿的亲姐夫还在读书,其他的姐夫家中都做着小生意,日子都还过得去。
她们出嫁的时候,秦家还没有像现在发家,找的人家都是当地门风好,家庭略好些的人家。现在如果芽儿的妹妹们相看人家,相看的人家只会更好。
姐妹们在侧屋里聊着各自的日常,芽儿坐在旁边安静的听着,婆媳,孩子,妯娌这些的,芽儿一个都没有,听了姐姐们的委屈,暗自庆幸自己找了个好人家,想着柳康日常对自己的好,更是越发地想着在正屋的柳康。
芽儿自己嫌弃自己,才分开一会儿,就想他了。
正屋里,柳康坐在下首,听着姐夫们和长辈们聊天,他静静地听着,并不说话,秦家的几个女婿,长辈看着还是满意的。
对闺女都是好的,现在秦家依着作坊的势起来了,女儿的婆家更是对自家的闺女敬重了几分。
除了秦菊的丈夫在读书外,其余几家都在作坊拿货,拿多少卖多少,这也是芽儿想贴补下姐姐们。
秦家女儿嫁的都不是很远,除了芽儿的外祖杂货铺里上了面条,其它近的地方芽儿刚开始卖了些面条,局势打开后,考虑到姐姐们家的利益,由着她们几家分位子销售,相安无事,各自赚着银钱。秦菊家相公在读书,卖作坊面条的是他家弟弟,芽儿都照顾得很好。
作坊正月里挑了一批伯母、自家外祖、嫂嫂娘家的人去了杭城作坊,既然帮了她们,肯定更要帮自家亲近的姐姐。
托了芽儿的福,自从做着生意以来,家里见天地进银子,各自的生活更是宽裕了不少,哪有不高兴的。
虽然柳康和芽儿都各自低调地坐在里面,姐姐、姐夫感谢的话说了好多。芽儿道:“都是自家姐妹,该帮的。”
坐在正屋的几个女婿心中都有数,一个做官的连襟,一个生意做得大的连襟,抱着这两个人的大腿,自己不愁过不好自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