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皇上已登基三年,这三年,大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运河连通江河湖海,水运网络四通八达;大梁一半的州府通了直道,而且这些直道全部相互连通,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陆路运输网。
因为水陆运输方便快捷,所以商贸非常发达,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种地,而是开办工坊,开店或做买卖。
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老百姓不会再担心吃不饱饭。而且因为粮食充足,就可以养鸡、养牛、养猪,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老百姓有钱了,家家户户开始建设新房,城市也进行了改造,大多城市焕然一新。
皇上废除了奴隶,让百万奴隶获得了解放,这些获得解放的奴隶把皇上看得比再生父母还亲。
皇上还严厉打击了贵族豪强,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用锦衣卫和御史台整治吏治,让国家尽可能公平。
全国推行五年义务教育,当然,这个是投入最大,但见效最慢的事儿。只有皇上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后,全民普及教育的巨大红利才会显现出来。
皇上深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工坊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为他这个穿越者,造出了火药,发现了猛火油,造出了三箭弩机,马鞍和马镫,造出了大炮,才让大梁军队能够轻松灭国。
一方面,他要将这些技术严格保密,让大梁始终处于科技的最前沿。另一方面,他觉得还不足够,他决定再单独成立一个科学研究院。
他要找一批有天赋的人,研究发明一些新的东西,比如,蒸汽机,电。
他的目的很简单,要始终保持大梁处于世界科技的最前沿,不能一不小心,别人进入工业革命了,我们还在种地。
他也不指望短时间能有什么成就,发明出惊天动地的东西,只要始终有一批人,在积极探索就可以了。
大梁经过这三年的发展,可以说进入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盛世。
内部稳定之后,国力也大大增强,是时候对外战争了。
这几年虽然没有打仗,但是儋州造船厂却生意火爆,随着运河的修通,高大的楼船不但可以在大海航行,还可以在长江和运河里航行,船的需求呈井喷的状态。
要进行对外战争,就需要大量的楼船,也需要大量的武器,还有军官和士兵,这些都在儋州,所以皇上决定回儋州一趟。
太上皇一直说要去儋州的,却一直没有成行,皇上去大明宫见太上皇。
“父皇,您一直想去儋州的,还没有机会去,儿臣想去一趟儋州,我们一起去吧?”
太上皇笑道:“你突然要去儋州,究竟有什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