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孩子一周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会做很多好吃的。同时,去学校的时候,也会让孩子带足够的零食牛奶水果去学校。他们总觉得孩子带的东西不够,鼓鼓的行囊装满了沉甸甸的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诗里描写的总是那般温柔,那般美好。有时候,真的很想体会一下母亲送我上学的感觉,母亲为我缝衣服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很温暖很温暖。
他们说,母爱就像三月里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我试图在春天里抓住一点母爱的感觉,阳光照在身上,确实是暖暖的。但好像,缺了点什么。
上初中要开始早早起来上早自习,晚上要上晚自习。那个时候,真的饿得很快,总感觉自己像饿死鬼投胎。
生活费每周就那么点,一日三餐包得满满的,没有多的钱出来自己买些牛奶水果。我父亲根本不会在意这些事,他想的,在学校有一日三餐的保证就行。
他说,“你早上吃个馒头,喝碗稀饭。中午晚上尽量吃素,实在馋了就去打肉菜。一周五天,吃个几次肉菜,差不多了。等你星期六回家,在家里你妈给你煮肉吃。节约一点,你也知道家里困难。”
说来说去,都是这些话。你要节约,家里穷。就这样的同时,还要让我攒钱。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过得很艰难。钱和穷伴随着我的一生,感觉每天都在为钱发愁。
从小学着懂事,他们说不好的事情我从来不会去做。得到的东西,最后都会从我手里溜走。那些让我望尘莫及的东西,我只配看一眼。也就是符合我的名字吧,苏离。
我不会向他们开口要,因为我知道,结果就是没有,反而还会被骂。
渐渐地,我就习惯了。
懂事的孩子没糖吃,这句话是对的。我也不想懂事,我是被迫懂事。
下晚自习,看到很多同学都会拿出自己家里带来的水果面包,他们会高兴地分给我,然后告诉我,这是他爸爸妈妈买的。他们的爸爸妈妈说,怕他们上课饿了,下课就拿点出来吃。这个年纪还在长身体,要多吃点。
原来,我们这个年纪还在长身体;原来,别人的爸爸妈妈会考虑这么多;原来,这些都是很日常很普通的事。
机缘巧合,有次周末我的母亲给我买了五个苹果,让我拿到学校去。我当时很高兴很高兴,如获至宝。
苹果不大,但怀里的苹果沉甸甸的。
我本来是藏在书包里的,没打算拿出来。因为害怕被他们发现,那样的话这苹果我就带不走了。难得一次,我也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带水果去学校。
我内心欢呼雀跃,盘算着一天一个,是多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