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珍娜终于知道,为什么林凯放着发达又自由的国外不待,顶着被打成右派的风险,仍要坚持回到祖国来。
他接受的教育,是他不只是他自己,更是林家的孩子。
哪怕他知道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路,哪怕要将自己的爱人也一起拖下水,他仍不愿意辜负林家,辜负自己的信仰。
或许他在国外待久了,身上染上了一些小资的习惯,也不像同龄人那样善于表达对祖国的感情,可他的心是赤诚的红色。
他不比去参军的林杰差在哪里,甚至比林杰承受了更多压力。
一连几天,林珍娜再没看到林有为,听二哥说,他是为了一纺和照相机总厂来的。
淞沪一纺的纺织品向来以出口海外,赚取外汇而闻名国内纺织界,可追根究底,只是因为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低廉才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
近些年来,欧美人发现了在印尼和东南亚建厂的好处,低廉的劳工可以把纺织成本再度拉低。
同时只要钱到位,当地政府就不会监管他们,连违约都不需要格外进行赔偿,民不举官不究,也就有了更多空子可钻。
外边又不像家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
这些出口的布质量再怎么好,放在国外也就是两年左右的寿命。
纺织品在全世界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的份额却越来越小。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一纺已经几次高价从欧美,和小鬼子那边进口最新型的机器了,单价也是被一压再压,可这样做只是饮鸩止渴。
这天,林珍娜吃完饭故意跑到江浙沪的分区去晃悠,一路还遇到不少熟人,都是来林家小洋楼找过林有为的,虽然不知道他们负责什么,但一定都是各行各业的翘楚。
她眼尖,硬是在一群蓝绿黑里找到了正在吞云吐雾的林有为。
“爸爸~”
“你怎么来了?”
她随手掐灭他手里的烟,娇嗔道:“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吸二手烟更是慢性自杀,您是想带着我同归于尽吗?”
听她这么一说,一屋子的老烟枪顿时不好意思了,可有些人刚抽一半哪里舍得掐掉,大口猛吸的样子,像极了小岳岳的相声。
“别瞎说,爸爸在工作呢,你先回去。”
“我就是来帮您工作的呀,大学生代表可以自由加入任何研究小组的,尤其我还是高考状元。”
林有为心里不喜欢她这样高调的态度,面上却没有带出来。
“你会什么?”
林珍娜扫了一眼桌上的资料,看上去应该全是一纺的生产计划,布料样品,和机械构造图。
他们应该是想自主研发织布机,或者改进织布机,从而达到创新款式,重新吸引国外市场。
“我懂时尚呀~这些样品一看就很土,能卖得动吗?”
“不许乱说话!”
“哎呀,人家说的是真的嘛~
各位老师在织布方面都是专家,可在买衣服这块,我才是专家,消费者的取向才是生产的方向!”
这句话被专家们反复嘟囔了几遍,忽然茅塞顿开,差点拽着林珍娜不撒手。
“老林,你有这么优秀的闺女干嘛藏着掖着的,快让小同志给咱们提提意见啊。”
林父有些骑虎难下,他希望女儿优秀,又怕女儿毓秀玉林风必摧之。
“那你就随便说说吧。”
林珍娜拿起样品册仔细的看了起来,然后指着其中几块布料说:“就这几块能看得过眼的,其他的都很老气。”
其实,在场的谁不知道这批被国外退回来的订单老气呀,可这不是没办法嘛。
“要我说,问题不是出在纺织的问题上,而是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