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娘却是满面笑容,心情足见有多好,“你大哥这个姑爷选的好,是村里齐家的族长给介绍的,和村里人沾亲带故的,也算是知根知底。虽然是乡下人,但小伙子有出息着呢,不在乡下种地讨活,而是在县城做酒水生意的。虽然只是个小酒坊,但在县城里有铺子,铺子后面就是自家住的房子。姑爷家家风好,家里的孩子成亲后就分家,姑爷是小儿子,分家后也不用和父母住,等秀慧嫁过去,就直接和姑爷住到县城去,农忙了也就回来帮忙,事情倒是不多!”
从条件上来看,还真是一门不错的亲事,至于小伙子人如何,看家中长辈的满意程度,再就是一提到姑爷就满脸通红的秀慧,就知道个人素质差不了。
十九这天,许禾与两个孩子目前都还在孝期,虽说村里人不讲究这个,但还是没有跟着许家人去周家送嫁妆铺房。不过这不耽误许禾见识秀慧的嫁妆,别看许家住在村子里,好像也不是富裕人家,但许家没有重男轻女的臭讲究,对待子孙辈,男女一视同仁。
秀慧作为许家第一个出嫁的孙女,嫁妆是少不了的。再一个,如今厚嫁成风,每一个女孩儿,从出生起,父母就要开始为其k开始准备嫁妆。这嫁妆其实也是家里分给女孩的产业,即使嫁入夫家,嫁妆的归属依然在女性自己手中,若是以后婚姻出现变故,不管是被休弃、和离,甚至是守寡,丈夫及其夫家家族都不得动用。如果出嫁的姑娘去世,有孩子的,嫁妆只能给她生的孩子,没有孩子的,娘家可以收回。所以,殷实的嫁妆,就是女孩的底气。
许家为秀慧准备的嫁妆,从家具、布匹、成衣、鞋袜、头面首饰、到脂粉盒、浴桶等生活用品,方方面面都包括了,因为周家有铺子,许家这边还陪嫁了二十亩上好的田地,再加上压箱底的银子,这还不包括许家亲眷这边的添妆礼,价值绝对超过了200贯。这还只是许家这么一个乡下人家嫁姑娘,可见厚嫁风气,非同一般。
而秀慧的嫁妆,也确实非常拿的出手,前去铺房的几个妯娌纷纷自豪,尤其是做亲娘的许大嫂,更是红光满面:“亲家那边,看到咱秀慧的嫁妆,脸都笑僵了,就是看在嫁妆的份上,也得待咱们秀慧客客气气的。”
都说钱是人的胆,古人诚不欺我!
等到迎亲这天,许禾也就看到了许家的新姑爷,和沙溪村相邻的大周村的小伙子,叫周广彦,个子看着还成,目测一米七左右,在许禾眼里不算高,但和周围大多数人相比,也称不上矮,五官端正,麦色的皮肤,颇为精神的小伙。
大周村是由周姓一族族人聚居而成,周广彦的娘是沙溪村齐家族长的姑姑,两个村子姻亲关系众多。许家和周家的这一门亲事,除开周广彦本人素质之外,也让许家这个外来人家加深了根基,更安稳了。
许家这边要接待前来接亲的周家亲眷,许家自己这边的亲戚,来的不多,当初都往南边逃荒,散落的地方不一样,就算能联系上,来往也没那么方便了。许禾不去周家那边观礼,就在许家这边帮忙招呼这些人,还有村子里的人,倒也不是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