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缝娘子做成了一个大单,笑容满面的离开了,许禾这里却还结束呢,过年的新衣服定了,首饰是不是得添点儿呀?
今天气温虽然不高,但没风没雨的,逛街也合适,许禾就直接带宋瑾出门了,目的明确,直奔金银首饰铺子。
先给孩子选,宋瑜又长了一岁,再加上若水巷居民的情况说来,整体上比葫芦巷子更好一点,所以不用再整天带头绳了,“小姑娘用的,绢花珠花这些的,都拿出来看看。”
“哎,您稍等。”首饰铺子的小伙计眼睛利着呢,这位一看就是不缺钱的主,不仅将头上戴的给摆出来了,身上的戴的手镯、项圈这些,都拿了出来:“您看看,都是最时兴的样式,咱们铺子里的老匠人亲手做的,都是老手艺!”
许禾问宋瑜:“看看,有没有喜欢的。”她可是很民主的,前世小时候受够了亲妈一言堂打扮她的苦,现在就要吸取教训,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不是!
宋瑜眼光也不错,选了好几个样式素雅的头花,又考虑到过年,还是得喜庆一点,又选了一对粉色一对红色的头花,样式也很精致,“这些我看着都还行!”
许禾点点头,看她只选了头上戴的,就自己看其他的,最后给她选了一对比较轻的,用料不是很多的雕花手镯,确实是老手艺,工艺看着就觉得好,适合小女孩戴。然后又给没来的宋瑾选了个金项圈,想了下宋瑾穿着红袍子红斗篷,再带上金项圈,头发梳起来,还真有点模仿宝玉的样子,这么想着,许禾不由得笑了出来。
伙计和宋瑜都看着她呢,咋突然就笑了起来,许禾摆摆手,也不解释,“孩子用的,就选这些,先包起来。我这年纪用的,你也拿出来看看。”
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买东西其实还是挺快的。许禾给自己选的也比较杂比较多,金银玉的都有,步摇,簪子,珠钗也都选了,平日里真正戴整幅头面的时候其实很少,许禾也不喜欢所有值钱的都往脑袋上放,多是选一两样搭配一下衣服,所以这次就选的比较散。手镯选了一个翠绿的和田玉镯子,料子不错,价格也很美丽,首饰这东西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当钱用的,买了也算是一种投资,许禾觉得花钱买了也不算浪费。
什么时候,用好料的首饰都是奢侈品,母女两花出了一大笔,总算是满载而归了。
等晚上吃完晚饭,宋瑾看到了自己的项圈,不平衡了:“娘,我怎么就只有一个项圈?”
许禾正给宋瑜扎头发呢,闻言敷衍道:“那男孩子带手镯也不合适啊,你这年纪也不到戴发冠的时候,可不就只能带个项圈了嘛。”
宋瑾想了想印象中和他差不多的男孩子,似乎好像大概是没人带首饰的样子,挠了挠头,只好偃旗息鼓了。
今年过年热闹的很,家里人多了,除夕一大早,院子里就热闹起来,尤树安带着宋瑜宋瑾在花园里放炮竹,还有金管家和郑三梅家的双胞胎。这夫妻两平日里管孩子管的比较严,就怕孩子闯祸,许禾看着这两孩子和宋瑜一样大,乖乖巧巧的,心里怜惜,就和这夫妻两说了,让他们跟着宋瑜宋瑾玩耍,一起做个玩伴也行。
金管家还是读过书的,两个孩子的名字都有讲究,儿子先出生,是哥哥,叫金思学,看得出来,金管家也希望自家儿子有机会读书学习。女儿叫金斯美,取自“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可比许禾之前听过的大丫二丫,大妮二妮的讲究多了。
许禾家里的过年饭都是除夕那天的中午饭,大中午的,热热闹闹吃了顿丰盛的过年饭,下午天气忽变,竟下起了雪来!
这还真是个稀奇事,许禾来棠州三年了,就没见过棠州落雪,今年这天气,还真不一般。
这场雪对农时农事有没有影响,许禾不是学气象学农学的,搞不清楚,但对孩子们来说,这场雪却是新鲜事,一个个的,也不怕冷了,全跑出去淋雪了,这可把许禾给气的,大喊:“你们就给我作,着凉了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两个孩子才不怕呢,尤其是宋瑾,以前在故乡,年纪还小,对下雪没有印象,这还是他长到现在第一次实实在在的看到落雪,可不是新鲜的很,着凉也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