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红感觉到小瑜表妹的善意,也安慰她,“没事的,小瑜你比我还小,还能多读好几年的书,这么长时间,总能想到的。”
许禾也知道孩子们好动,一直陪着他们大人坐着说话也难熬,就让宋瑜带着她表哥表姐去外面玩。
等孩子们走了,许禾才问许老四,“我看你刚才就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现在孩子们都不在,你就直说。”
“其实也没什么事,这事儿你应该也知道,”许老四说的颠三倒四的,许禾都糊涂了。
“我说四哥啊,这可不像你的性子,有话你就好好说。”
许老四抓了抓脑袋,叹气,“也不是不好和你说,是不好和阿岱还有秀红说。”
许禾顿时就知道了,“三哥的亲事订了?”
许老四点点头,“订了,就是村里姓张的那姑娘,春耕后就进门,没有声张,也就家里几个兄弟嫂子知道。”
许禾作为外嫁的妹子,对兄弟再娶这事儿是没什么意见的,再说,看了秀娥的情况,她觉得,如果进门的继母是个好的,对秀娥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坏事,“其实这事儿吧,孩子们可能一时之间会有点难以接受,但如今阿岱跟着你常驻棠州,秀娥往后也在棠州上女学,回家的日子少,和进门的继母相处的时间就更不多,只要张家姑娘不是个傻的,孩子们回家了好饭好菜招待着,有心了就给孩子做两身衣裳,其实两边互相影响并不大。”
“希望如此吧,”许老四也不是看不惯他三哥再娶,事实上,他作为一个男人,对自家三哥能为三嫂守这么些年,是非常佩服的,男人是个是么鬼样子,他还能不知道?再说了,往常他和他媳妇打嘴仗,看着吵吵闹闹的,但显活气啊,不像他三哥,没个媳妇陪着,过年守夜都是一个人啃瓜子,瞧的他心里也难受。可阿岱和秀娥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侄子侄女,都说十个后娘九个坏,他也怕她娘看错了,三哥娶错了,最后最受折腾的就是孩子。
许禾也知道许老四的想法,事实上,家里人担心的都是两个孩子,只能安慰他,“那姑娘,我也听娘说了,是个好姑娘,咱们也不能先就把人给想的那么坏。再说了,就说万一看错了眼,家里娘还能做主呢,几位嫂子也不是吃素的,还能看着阿岱和秀娥被欺负不成!”
“那秀娥那里,你和她说,你们姑侄两亲香。”许老四趁机甩锅,“我怕我这人不会说话,给秀娥说哭了,我可不会哄孩子。阿岱那里,我去说,男娃子,又不等着亲爹喂饭,怕什么后娘。”
许禾白了一眼许老四,也没拒绝,秀娥这孩子看着性格是有些敏感内向,她还真要想想怎么和她说,“葫芦巷子那边,你们几个大男人住着,怕是也没收拾的太仔细,几个侄女就先住我这里,我这个当姑姑的,好歹比你会教女孩子吧。”
许老四也知道他和几个侄子过得糙,还真不怎么合适养侄女,便也不争辩了,女孩子嘛,娇养些也没问题。”
许老四的铺子是打算十六再开张的,这两天除了睡觉,就带着是那个侄子赖在了许禾这里,有吃有喝的,不用操半点心。
宋瑜去年满九周岁后,就自己搬出了院子,坚持要一个人睡一个院,许禾不放心,就让金斯美陪着她一起。如今许家三个侄女来了,刚好搬到宋瑜的院子去,房间多,也不怕没地方睡,一人一间屋子都有多余。
许禾当晚就拉着宋瑜和秀娥一起睡,宋瑜就猜到她娘肯定是有事情和秀娥表姐说,洗漱完乖乖躺在床上玩九连环,就听她娘说了三叔要再娶的事。
宋瑜心里闪过“秀娥表姐不会要哭鼻子吧”的念头,就仅仅盯着她表姐看,果然,秀娥表姐的脸顿时就白了。
许禾安慰这孩子,“往后你和你哥哥都在棠州,其实回家的时候也不多。你爹爹再娶的那个人,你祖母和伯娘婶娘几个都打听过了的,是个好人,不会对你们不好的。”
好像说的太绝对了,许禾又改口,“再说了,有我,还有你祖母他们看着,不会让别人欺负你和你哥哥的。”
十一二岁,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纪,许禾不愿意哄孩子一样骗秀娥,就跟她仔细说了为什么她爹要再娶,还有张巧芬那姑娘的事情。
秀娥虽说性子内敛了一些,但也不是不知道好歹,也知道姑姑今晚是特意和她说这事儿,现在更是耐心安慰她,心里其实也没那么抵触,脸色渐渐正常起来,小声回应她姑姑,“其实,我见过她。”
许禾眨眼,愣了一秒反应过来,秀娥说的是张巧芬,“是吗?你和她打过交道嘛?你觉得她人好吗?”
秀娥想了想,还是诚实的点了点头,“我跟着姐姐她们去山上挖野菜,不小心迷路了,是她送我回去的。我给村子里的孩子分糖吃,张添得了,她让张添送野果子给我。”
许禾从秀娥的描述里,对张巧芬这姑娘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以小见大,对待孩子能有耐心,就不会是多坏心眼的人,家里贫穷,却没弯了脊梁,处事有自己的原则。说不得,这还真是一门好亲事。
秀娥虽然忐忑与她爹再娶,就是许岱也有些不自在,不过他们兄妹的情绪也来不及发散,因为棠州今年的上元节灯会比往年更热闹。从十四开始,街上就张灯结彩,从未见过的许家几个孩子,心早就飞到灯会上去了,完全没有时间感伤,甚至连女学都抛到脑后了。
许老四都拉不住,只能跟着侄女和两个外甥,就怕一个错眼,孩子就丢了,三天的灯会,孩子们吃喝玩乐了整整两天,他们是尽兴了,许老四是看孩子看得精疲力尽,等十六那天,许禾带着女孩们去女学报道,他和侄子准备铺子开张,才算是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