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家谬赞了,我这孙女还小,与常家二郎自幼相识,机缘巧合常家二郎救了她好几次,也算是有些缘分,若他们有这份姻缘我倒是也欢喜,就顺其自然吧。”祖母又是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滑头得很。我重新低下头安静的坐着。
“嗯,这样也好,孩子还小,常家二郎头两年就行了冠礼,我还送了他贺礼呢。”官家也打起了太极。
“常家二郎也是个好孩子,待我这老太婆也是很好。听他说今年科考后,要奉命押送流放的罪臣,不知是去哪里,我这正想开春了,带着这一家子受了官家赏赐的孩子回乡祭祖,不知能不能跟他同行,也能受他照应一二。”祖母终于转到正题上了。
“田老夫人带全家回乡祭祖也是大事,不知是去哪儿啊?”官家顺着祖母的意思问。
“田氏老家是在武陵郡。”祖母直给。
“哦,那兴许可以顺路同行,到时候我交待给他,让他押送流放罪臣时同路护送老夫人回乡,这一大家子没有好护卫,又走这么远,是不太安全。”官家这是给足了面子。
“那就多谢官家护佑了。”祖母又行大礼拜下,我赶紧跟着大礼拜下。
“这也快午时了,老夫人要不带着孙女一起留下来用个饭吧?”官家邀请一同用饭,那得是多大的赏赐啊!
“老妪怎敢与官家同席,就不耽误您用饭了。”说着祖母就要起身,我刚要起身去扶祖母,官家又发话了。
“怎么不能,你受先帝赏赐时,我还是太子,就没机会与您同席,这次就当圆了我这一夙愿吧。”他说完就招手让人布置席面。
“多谢官家不弃。”祖母又行大礼,我赶紧跟上,祖母这是以退为进吗?
我小心翼翼的吃着宫里的饭,什么都小小一份,偷眼看祖母,先是每样都尝一口,再均匀的依次夹着吃,看样子是都要吃完的样子。
我只好有样学样,好不好吃,喜欢不喜欢吃,都是次要的,不能失礼是最重要的。
果然祖母吃得一点都不剩,我也跟着吃了个盘干碗净,吃完有人来都收走了,祖母又跟官家说了几句闲话,之后带着我行了大礼退了出来,又是蒋大人送我们出宫。
“我就说老夫人是官家重视的人吧,这同席而食可不是谁都有的待遇。”蒋大人扶着祖母往外送,一路拍着祖母的马屁,祖母是见招拆招,既没有沾沾自喜,也没有驳了蒋大的人面子。
出了宫门上了车,我才松了口气,看着祖母问:“祖母年轻的时候受过武勋?以前都没听您说过。”
“多少年前的旧事了,有什么好说的,那时候武将家的儿女,哪个没上过沙场,我只是运气好,打了胜仗罢了。”祖母笑笑一句带过。
“祖母,孙女想听,您给讲讲吧。”我央求祖母。
“没什么可讲的,要是你以后打算从军我就讲给你听,你可愿去?”祖母将我一军,我只好瘪瘪嘴不问了。
“这回跟你浩然哥同行回乡的事就定下来了,而且是官家吩咐下来的,别人也就说不出什么来了,你可知我为什么留下来跟官家一起用饭?”祖母转而问我,我当然说不清,摇摇头听祖母给我讲。
“因为这是殊荣,这会儿后宫应该就传遍了,那王贵妃就是再受宠,想难为咱们田家也要掂量掂量,而且会耳提面命她那不争气的侄子,不要给她找麻烦,这样咱们才能安定些。常家也一样,你浩然哥之后要有重任,而且是官家由为看重的事,她也就不敢找常家麻烦了。”祖母说完看着我,我点点头,表示学到了,祖母又问我:“那你可知,我为什么把饭食都吃干净了?”
“官家崇尚节俭,国事之重,农事为先,不浪费粮食才是美德。”我说完用询问的目光看祖母。
“嗯,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这个你说对了。”祖母点点头,又问我:“你可知我为什么明知流放的目的地却不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