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无央是知道的,但如何会告诉他。
刘忠考虑了下楚国新帝,这肯定是要做出件大事来,既稳固自己的皇位,也是让满朝文武知道。
他当皇帝可以比之前的那个太子好,哪怕这些都不行,至少也能把楚国大臣的注意力引开。
还有什么能比的上攻打御北城的,尤其是在张世显大军败退之后。
什么佯败,什么都是知道朝中出现变故,不得已而为之,败了就是败了,老百姓可不会看其他的。
所以只要新帝敢打这一仗,还赢了,朝廷的声音都会变化很大,毕竟张世显是谁啊?
就连刘忠都是知道些许的,那就是楚国先帝留给太子的铁杆,他败了,就等同于太子输了。
这是新帝和先太子之间的博弈。
刘忠点了点头,把一个茶盏挪到旁边,意思是赞同这个观点,楚兵必然是大魏的助力。
这么想的时候,刘忠半点都没迟疑,当然是大魏的,陈平对皇帝不敬,这就是叛臣,不再是大魏的人了。
至于御北城和北方的这些老百姓,刘忠冷嗤一声,必须要狠狠的杀上一批,否则是治理不了的。
御林军将军再次抬手擦汗,他觉得太累了,心里甚至隐隐升腾起一个念头。
他是真的选择对了吗?刘忠不过一个太监,不懂这些很正常,关键是陈图生啊。
视线再次回到地图上,这回就连御林军的将军也看的格外仔细了。
事关他的前程和身家性命,他总得再想想吧,他分析的更仔细了,就连每一个细节都是反复琢磨。
连带着刘忠都听明白了,秦军自然也是镇北军的心腹之患啊。
他知道皇帝给秦国皇帝去了密信,具体写了什么,他当然是没有资格看的,但这还重要吗?
当然不!
左不过就是要合作,跟楚兵的时候又不是没有过,秦国最恨的是谁还用说吗。
夺了他们的城池,杀了那么多秦国的精锐,刘忠默了默,又拿起一个茶盏,但这一次久久没能落下。
他在思考。
陈平也不是傻子,为什么要这么干?当然是在攻打大魏之前,削弱秦国的实力,让他们忌惮,畏惧。
不敢对镇北军出手,刘忠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他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
他们又不知道秦国兵役的事,更不知道秦国皇帝的脾气秉性,唯独能确定的就是。
这几次的大战下来,镇北王已经消灭了秦国百万的精锐了,哪怕秦国不弱,但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国家。
都是伤筋动骨的,要是秦国不敢了怎么办?至少在他离开之前,秦国皇帝是没有密信传回的。
当然,也是因为时间不过,刘忠眯了眯眼睛,仔细揣度着,秦国皇帝公然表示,若是大魏不处置镇北王,就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