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所有百姓都站在大道两边。
曹铄一行人赶到,锣鼓立马震天响了起来。
数十个百姓在前面跳舞。
数十个孩童举着竹竿,竹竿上挂着一幅幅红色的锦帛,上面写着一行行字,诸如“乔国老名垂竹帛”“乔家功在千秋”之类的。
曹铄搀扶着张昭下马车。
乔国老也从马车上下来。
看着城门口如此盛大的欢迎仪式,乔国老也感动得泪如雨下。
所有人进入城中,城中府衙,恒阶已经准备了宴席,给乔国老接风洗尘。
在宴席上,曹铄主动给乔国老敬酒。
其他官员见状,也纷纷给乔国老敬酒。
曹铄这一整天忙得不可开交。
一直到黄昏时分,宴席结束,曹铄才闲下来。
就要回去休息,却被诸葛瑾叫住。
曹铄疑惑地转过身,看向诸葛瑾道:“子瑜,有什么事情,这么急?”
诸葛瑾道:“还有十天,第二次科举就要举行了。所有报名的学子都通过了审核,我将其中一些大豪族出身,而且备受他们关注的学子整理了下,大约有三十个人,名单在这里,主公要不要见见他们?”
说着,从袖子里取出一副卷起的纸张,递给曹铄。
曹铄接过纸张,扫了一眼。
他的眼睛微微一亮。
他看到了四个熟悉的名字:陈矫、马良、刘巴和陆逊!
四人的名字也标注了出身。
陈矫,广陵陈氏出身,徐州陈氏的一支分支,之前和陈登单独见过几次。
马良,荆州襄阳马家的人,年少成名,诸葛瑾和他见过一次,谈吐优雅,见识非常。
刘巴,零陵郡烝阳县人,官宦世家出身。其祖父刘曜曾为东汉苍梧郡太守,父亲刘祥亦任江夏郡太守、荡寇将军。
陆逊,吴郡陆家出身,庐江曾经的太守陆康的孙子,陈登见过一次,觉得非常有才华。
当然,其实诸葛瑾不标注这些,曹铄也知道这四人!
陈矫那可是三国时期的曹魏重臣,甚至担任过光禄大夫,司徒!
马良,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幕僚,和诸葛亮称兄道弟的牛人!
可惜,夷陵之战时,他跟着刘备出征,战死沙场。
刘巴,三国时期刘备的重要人物,甚至有传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刘巴敛财能力非常强悍。
原历史里,刘巴似乎刚开始是非常看好曹操的,而对刘表、刘备非常不看好。
刘表和刘备为了招募他,费劲了各种心机。
而他则东躲西藏。
最后宁愿投靠益州刘璋,都不投靠刘表和刘备,可想而知了。
甚至,刘备派人去招募他的时候,他还骂刘备是兵痞!
不过,后来刘备拿下了益州,要杀他三族泄愤,刘巴这才怕了,投靠了刘备。
而刘备见他投靠,又经过诸葛亮等人的劝诫,也放下了刘巴曾经对他的羞辱。
如今,他来投,倒是附和他的性情。
至于陆逊,那更不用说了,那可是原历史里的东吴大都督,夷陵之战,一把火将刘备未来基业烧得一干二净。
曹铄看完所有名单,笑着对诸葛瑾道:“科举考试前,我就不去看他们了。真去看了,天下人看了,还以为我给他们走后门。”
“将他们安排在一起考试,到时候,我亲自监考。”
“他们的试卷,我来改。”
“出成绩之后,我再见他们。”
诸葛瑾神色一喜道:“主公你真要亲自监考?”
曹铄点了点头。
诸葛瑾道:“那行。”
曹铄和诸葛瑾分别,这才回到家中。
黄月英和马云禄都回来了!
不只是两女回来了,他们还带来了黄承彦和黄祖!
两人都是来给曹铄撑腰的。
曹铄又将社科院的规则给几人看了下。
接下来的几天,曹铄没有再四处走动。
他就按照张昭给他列出来的任务,一项一项完成。
至于乔国老一家,就被安排在贾诩的住处旁边。
曹铄带着乔国老回皖县的第五天,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司马徽从襄阳赶来了!
两人结伴而行。
曹铄安排两人就睡在自己府邸,和黄承彦、黄祖一起。
第八天,诸葛亮和诸葛均也赶来了!
这次两兄弟赶来,除了想要看看社科院的辩论之外,还想和他们的兄长诸葛瑾相见。
毕竟,三兄弟走散之后,已经数年没有见了。
此次再见,三兄弟抱头痛哭。
第九天,诸葛瑾带着曹铄、贾诩、恒阶、黄承彦、黄祖、庞德公、水镜先生司马徽、诸葛亮等人参观了第二次科举考试的考场,并且检查,防止有人作弊。
第十天。
一大早,整个皖县就热闹起来。
天还没亮,就有百姓来到街道上。
在街道的两边,两列士兵将所有百姓和街道隔开。
东边鱼肚白刚刚出现,负责科举考试检查的官员在街道三处设置了检查点。
三处检查点设置完毕,学子纷纷从人群挤了过去,让官员检查身体,通行文书,证明身份,防止夹带作弊物品。
检查完身体的和通行文书的学子,在街道上排好两列队。
在队伍最前面,有两个官员带头。
大上午,当所有学子检查完毕,两个官员便带着这两列学子走向考场。
第二次科举考试的考场就设置在府衙门口的空地上,用木棚隔开。
空地则用士兵隔开,防止百姓进去。
不过,百姓站在外面,也能看到这些学子考试的场景。
这么做,就是要让百姓看到,科举考试公正,而且,也不可怕。
所有学子落座之后,官员端上食物,经过考场官员的检查,确定每一份食物里没有夹杂作弊物品。
食物包括一份粟米饭,一份青菜。
这是曹铄之前要求的。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百姓和士族看到,扬州对士子的看重。
吃饭时间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之后,随着官员敲响铜钟,考试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