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儿,我看你手中拿的是大明日报吧,今天难道有什么新鲜的事情吗?”
太子朱标听完之后点了点头。
“还不是那李临渊又在这大明日报当中登了一篇聊斋,我看着感觉还不错,于是就拿着看了!”
朱元璋听到之后非常的疑惑,直接将那大明日报给拿了过来。
按李临渊的说法,如今聊斋都已经写完了,怎么突然间又出了一篇聊斋,这让他感觉非常地奇怪。
等到他将这一片树枝看完之后,顿时感觉非常地怪异,怎么感觉这么不得劲儿呢。
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朱标旁边的一个侍卫说道。
“太子殿下,我听说这附近有一个由难民组成的戏班子要唱一个新的戏曲,好像就是这个,不如咱们也去凑个热闹!”
太子朱标听完后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看向了朱元璋。
“父皇以为如何?”
朱元璋听到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他感觉非常的怪异,如今的大明正值太平盛世歌舞升平,究竟从什么地方来的难民。
不过太子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也不再有其他的想法,又一同去看了。
难道他在看这一个戏曲的时候,不如在这个皱眉头,这戏曲上的内容和自己刚才看到的数字一模一样,但是通过这戏曲的形式让他感觉更加地有意思?不过看着这些人面黄肌瘦的样子,确实像是戴明,更重要的是这周围,竟然还围着不少的难民在这个地方看着,而且这些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很显然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样子。
这让朱元璋心中非常地郁闷,怎么自己的啊,都城应天府天子脚下竟然也出现了难民。
到这个地方之后,他直接将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太子朱标。
“标儿,去给我把那一个难民找过来,我有事要问一问他!”
太子朱标听完之后点了点头,随后直接将那难民给找了过来。
那些难民跑过来之后,看着面前的人之后满脸的疑惑。
“这位老大人找我们究竟有什么事情!”
此时的朱元璋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身份给暴露出来,自然其他的人也不会拆穿。
只见这个时候朱元璋笑着,看着面前的这个老人说。
“老人家你不要害怕,我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咱们都是一家人,不知道各位乡亲是从什么地方来的,怎么突然间来到这应天府逃难了!”
那老人听完之后,顿时叹了一口气。
“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实在是没办法,我们在北平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所以只能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