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
他是在低估袁本初,觉得袁本初结交的所谓好友,都是三教九流上不得台面。
袁绍的笑意,是得意,也是自嘲。
袁隗望着袁绍,愈发觉得自己的侄儿,城府越来越深了。
他不禁心头一怒,喝道:“难道老夫说的不对吗?”
袁绍轻松闲适,嗟叹道:
“就在昨日,曹操拜访了侄儿,告诉了侄儿一些隐秘。”
袁隗神色一震,故作平静。
“司徒杨赐请辞,另有隐情。”
“叔父不觉得,弘农杨氏过于平静,显得进退有余吗?”
袁绍提高了声调,惊得袁隗心中“咯噔”一下。
“曹孟德是受了弘农杨氏的指使,杨赐自己弹劾自己?!”
玛德!
杨赐真是老狐狸啊。
袁隗整个人惊得不行,差一点被杨赐气得犯病。
“也可以这么说,曹操的弹劾,是和弘农杨氏通了气的。”
“他见汝南袁氏一直没有反应,这才找到侄儿。”
“他希望侄儿能够劝说叔父袁逢请辞。”
袁绍话音刚落,书房的气氛瞬间僵冷,悄然无声。
座中叔侄,表情各异。
“好一个司隶校尉曹操,好一个司徒杨赐。”
“他们好大的手笔,他们到底在谋划什么?”
袁隗感受到了一股潜在的力量,正试图掀翻朝堂的格局。
他竟如此后知后觉!
“金商门奏对事件愈演愈烈,司徒杨赐请辞,陛下处置了中常侍张奉。”
“只要我汝南袁氏再做出反应,陛下和宦官之间,一定会出现裂缝。”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袁绍知道自己的两位叔父袁逢和袁隗和宦官都走得很近,但他们依旧会有条件地站在士族一边。
“弘农杨氏,也加入斗争了吗?”
袁隗努力让自己平静,一颗心脏还是“怦怦”地越跳越快。
这不是一件小事啊!
他思来想去,最终决断道:
“这对于弘农杨氏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为何要掺和其中?”
袁绍知道叔父作为家族的掌权者,一定会保持绝对的冷静,以及对利益的敏锐。
袁逢、袁隗都曾担任三公,就差录尚书事了。
他们拼死拼活地谋划,到底为了什么?
“据孟德透漏,弘农杨氏要挑起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争。”
“若我袁氏落人一步,将万劫不复。”
袁绍口若悬河,将此间的要害一一阐明。
袁隗越听越心惊,脊背发凉。
受王甫之祸的影响,中常侍袁赦成为了牺牲品。
汝南袁氏失去了重要的盟友。
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他们要是输了,简直是釜底抽薪、天灾降临。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袁隗怒不可遏,他甚至考虑过,要不干脆和宦官合作算了。
然而如此一来,汝南袁氏“中立”的人设肯定崩塌,他们站在了党人、士族的对立面。
作为士族的领袖,汝南袁氏没法向天下士族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