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头今天的心情很不好,今天他大儿子相亲又没了下文,他都六十好几的人了,到现在还没抱上孙子,愁得他哟,恨不得溺死那逆子。
“爹,你看着我做啥啊。”他那逆子见他这眼神,没好气道:“又不是我不愿意,人姑娘嫌咱家太穷了。”
一听这话,吴老头顿时就蔫了,嘟囔着:“咱这蓉城,除了县太爷和城主老爷,能有几个有钱?就是那张大地主,也没几个钱。”
他那逆子猛点头,赞同道:“就是。而且这城里城外的工也没多少,工钱又低,就那最来钱的码头和扛大石,二十文一天,咱还排不上队,诶……”
“二柱哥,要不要去上工?”恰在这时,青年兴匆匆地跑了进来,“走走走,历城在招工呢,五十文一天,还管一餐。”
“……”
“……”
“你说啥???”愣了老半天,父子俩这才回过了神,一脸白日见鬼的表情看着来者,二柱皱着眉问道:“强子,你说啥呢?历城那地方比咱这儿还破,怎么可能招工,还五十文一天,你涮你哥呢!”
强子翻了个大白眼,“我啥时候骗过你了?现在蓉城都传疯了,那文书就在衙门口贴着呢,好多人都到城门集合了,你要去不去,不去我可先走了,免得一会儿没了位置。”
“全城都知道了?”二柱一脸疑惑地问道,见对方点头,便赶紧走出门,“我不信,我要去看看。”
一走出门就看到好几个青年从自己面前跑过,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发小,见到他只来得及挥了个手就跑了,远远的,还听见他们边跑边说:
“历城招工居然五十文一天,我得快一点通知我家里。”
“我要叫上孩子和媳妇,五十文,多一个人多一点儿工钱。”
“喂,大刘哥,要去上工不,赶紧的,收拾收拾,走了啊。”
越来越多的人从他面前跑过去,他们呼朋唤友,喊上妻儿就开始收拾干粮。
隔壁屋也传来了叮叮当当的声音,二柱连忙跑过去看,就见好友张甲子左手拿着两饼子,右手牵着六岁左右人孩子就往外冲,后面还跟着他壮硕的媳妇。
“甲子,你们这是干啥啊?”他纳闷着问道。
张甲子见到他问,不禁笑道:“二柱哥啊,这不历城招工了嘛,咱得赶紧去,找个工上,一天五十文呢,咱一家老小怎么着一天也有九十文钱的说。”
二柱嘴角抽了抽,后面跟出来的吴老头打量着他们的行头,问:“你们还真信呐,万一是假的呢?不怕被骗。”
“哪能呢,那文书都贴在了衙门口,还盖了县太爷的大印,做不得假。
诶,二柱哥,吴叔,咱不跟你们说了,先走了,去的人太多,我怕晚了没地儿了。”说着,他带着媳妇孩子挤了出来,还顺手锁上了门。
二柱看着他急匆匆地跑走,又看了看街上脚步匆忙的人群,不禁咂了咂舌,扭头对吴老头道:“爹,我去看看,如果是真的,回来了跟你说。”
“行,你去。”吴老头点了点头,去看看又不会少块肉,没什么不可以的。
吴二柱刚走,对面吴莉就走出了一个老头子,他身上背满了布袋,袋子里装的都是些木工用品,什么矬子、墨斗、刻刀啥都有。
吴二柱看得纳闷,问道:“陈老头,你都六十多了吧,去历城上工?你这年纪,他们能要?”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陈老头笑着拍了拍自己身上的布袋,“招工那人说了,有一技之长的他们也要,而且还是一钱银子一天,嘿嘿,吃香,咱走了。”
一钱银子!!!
吴老头看着陈老头背上的布袋,又看了看啥也不会的自己,嘶,贼气人!!!
不行,他得学点儿手艺,万一以后人家还要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