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话也得有人相信吧?
编也不编得像样一点的借口。
他们两口子来京市才多久啊?
这么快就能攒够买房的钱,痴人说梦差不多。
当然,黄母觉得不可能,主要还是根据京市的平均水平来的。
一个月就按照几十块钱的工资来算,买个房子至少得一两千块钱吧,他们两口子,去哪里弄到这么多钱买房子?
“妈,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们是要买房子,自己出去住,过日子的。
所以我们两口子的事情,你就不用来掺和了。
当初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你没帮一把,现在不用多说这些。”
说完,黄文忠也不在这边多留,拉着张巧翠和孩子就走了。
黄母被气得不轻。
不过这会儿明白了,到底是之前她做的事情和儿子离了心。
张巧翠看着自己丈夫高大伟岸的身影,心里顿时暖暖的。
她知道,丈夫在呵护着她。
这辈子,她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嫁给了她丈夫。
有他在,自己不会受太多的委屈。
张巧翠回家了以后,就热热闹闹的开始准备起来做饭的事。
吴红英这边,给员工发完了福利以后,就来了沈漫漫这边。
她和她说一声,顺便来看看她,陪她聊一聊。
这一次,也是吴红英家在京市过得第一个年。
可惜希望过年都比较热闹,今年只有她,她闺女,还有父母四个人。
人少了,自然冷清了不少。
吴母比较惦记家里的情况,儿子,孙子都不在跟前,也不知道他们在家过年怎么样。
要不是来回一趟太麻烦,他们两个老的经不住折腾,这过年肯定得一家人在一起过才有意义的。
吴红英和父母商量过了,等着年后就让自己的哥哥嫂嫂,侄儿,侄女们过来京市这边。
经过一年的发展,她的生意稳定了,京市做个体户的也多了起来。
只要努力,京市这边的钱其实是好挣的。
自己开个小铺子,咋样都比留在乡下种地强。
别人是没这个条件没办法,想来京市发展没人带着可不容易。
他们家就不一样了,京市房子还多,吴红英这边挪一套房子出来,就可以给哥哥嫂嫂们住。
等他们来了,如果自己找不到合适的生意做,就去沈漫漫的饭店里帮忙。
她哥哥嫂嫂别的做不了,粗活还是可以干的。
哥哥能去送外卖,嫂嫂能端盘子刷碗。
不管怎么样,两口子好好干,拿工资,这日子肯定能过得下去。
当然,还是自己做生意更好的。
给人打工赚到的钱有限,自己开店的话,哪怕是一点小本生意也能挣不少,比给人工作有“前途”。
吴红英父母自然是盼着家里的孩子都来京市这边发展的,一家人在一块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