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尘听到之后立马走向前看去,一杆大旗直接冲入眼帘。
张尘看到之后立即向大军的方向走去。先锋看到突然冒出的张尘立即冲了过来,大声喝道:“前方行人速速闪开,皇帝御驾经过”。
张尘立即大声回应道:“彭城张尘,求见陛下”。
那人打马冲上前来,仔细的打量了张尘许久,“可有证明”。
“没有证明,将军可去禀告陛下,陛下自会知道”,张尘回答。
那人用怀疑的眼神看着他,在原地思索了一会,他开口说道:“好,再此等待”。
很快他就返了回来,对着张尘恭敬的说道:“陛下,让我带您过去”。
这语气的转变让张尘有些措不及防,他跟着那人径直往军队中间走去。
那将军带着张尘往前走时,心中不由的想起陛下听到彭城张尘求见时的表情,那种不加掩饰的、从内而外的欣喜充斥在年老的陛下的脸上,陛下迫不及待的要召见,看来此人很受陛下器重。
刘邦坐在车驾上兴奋的等待着张尘的到来,当年在彭城自己丢了面子,这一次一定要让张尘看看自己是如何统兵击败匈奴的。
张尘到了之后直接被带上了车驾。
刘邦看他一上来就拉住了他的手腕,“张兄弟,来的正好啊,为兄让你看看为兄是如何击败匈奴”。
“看来刘兄这次胜券在握啊”
“哈哈哈,那是自然,为兄这一路以来,势如破竹,那匈奴所布之兵只剩下下老弱病残,过了这勾注山,为兄一路直杀到那冒顿单于的军营”。
张尘想了想开口道:“刘兄有没有想过,若是真的这么弱,他哪来的胆子敢打过来”。
刘邦听到这话直接摆摆手,“探子已经探查清楚了,那匈奴以无可战之兵,张兄弟放心跟着为兄”。
张尘听到这话身后突然冒出一股寒意,他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这话听起来为什么这么熟悉呢。
刘邦并未在意张尘的反应部队继续向前走,山间的风景在寒冬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张尘打开了自己的录像机开始拍摄。
这时有人来报告说,碰到了去匈奴那边的使臣刘敬,他有急事求见。
刘邦召开了刘敬问他何事。
“陛下,两国交战,都应该把自己强大的一面展示出来,可是这次臣去匈奴那边看到的只有老弱病残,这看到的全是弱点,这一定是有埋伏啊,臣认为这次不可以出击匈奴”。
“大胆,你这个齐国的奴隶,一贯靠着能说会道升官,今天你还敢在这里胡说八道,扰乱我军军心,来人,将他抓起来,带到广武城,待朕凯旋而归时再处理他”,刘邦大声骂道。
话音刚落,旁边就跑出来了几个士兵要把刘敬拉走,他还在竭力的大喊着“陛下,三思啊,陛下”。
“刘兄要不再考虑下,刘敬说的也有道理”。
“张兄弟大可放心,这一次为兄胜券在握”,刘邦说完顿了顿,叫来了旁边的下属,“命令骑兵随朕先行,步卒前进缓慢,吾等先行,这样才能把握住战机”。
张尘听到之后赶紧劝道:“刘兄何必着急呢,全军共同前进,也安全些啊”。
“哎,贤弟多虑了,为兄此次把握十足,且随为兄一起,先行一步”。
就这样,刘邦带着张尘以及这次的随行军师陈平,和骑兵一路向平城赶去,快到平城时,张尘在路上看见一座不高的小山。
他指着那边问道:“刘兄,那是何处”。
“那里啊,白登山,距离平城七里”,旁边的陈平立马说道。
刘邦欣慰的看了那人一眼,对着张尘问道:“贤弟问及此处,是此处有何不同啊”。
“没什么…”张尘话还没有说完,四周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来了”张尘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