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试着研究3G
科研是个花钱的活儿。
有时候花钱也未必见到什么成效。
但如果研究出来,港话就可以立足香港,而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因为接下来英国人也要放开通讯牌照,港话不会再是行业的垄断者,必须要快人一步才行。
徐洛点头,“你说的很符合我的想法,港话不会一直是唯一的,我预计不出五年,英国人就要放开通讯的牌照限制,我们要早日做准备。”
“所以接下来,我打算成立一个科研公司,专门研究通讯行业,不止要研究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还要成为设备制造商。”
“所以这家公司你打算叫什么名字?”陈淑蓉问道。
徐洛想了想,“还叫天下通信科技公司,英文名就TX开头,属于天下独立的子公司,你觉得呢?”
“呃……”陈淑蓉想了想,道:“这个名字也行。”
公司名字暂时定下来。
接下来就是做什么项目。
下午的时间,徐洛都在和业内人士打电话,咨询当前的通讯标准。
现在第一代移动通讯系统(1G)已经面临淘汰。
因为1G的缺点很多,容量有限、制式太多、互不兼容、保密性差、通话质量不高、不能提供数据业务和不能提供自动漫游等,也就是只能打电话,发短信这种数据信息无法支持。
再加上第一代通信标准把持在美国人手里。
欧洲人就非常不爽,要绕开美国人。
所以除去他知道的高通外,还有GSM已经在研究2G。
GSM源于欧洲,早在1982年欧洲已有几大模拟蜂窝移动系统在运营,例如北欧多国地NMT(北欧移动电话)和英国地TACS(全接入通信系统),西欧其它各国也提供移动业务。
由于这些系统是国内系统,不可能在国外使用,为了方便全欧洲统一使用移动电话,所以1982年北欧国家向CEPT(欧洲邮电行政大)提交一份建议书。
成立一个在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TSI)技术委员会下的“移动特别小组\GroupSpecialMobile),也就是GSM来制定有关地标准和建议书。
1G时代的技术标准各不相同,只有“国家标准”,没有“国际标准”,国际漫游是个大问题。
GSM的成立就是要解决第一代移动通信所留下的问题,也就是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发展的开端。
现在大家伙都在2G这个门槛徘徊。
当前的移动通信业界正值2G初期发展阶段,各大运营商正在疯狂的建基站,然而大多数人都选择用基于FDMA+TDMA的GSM技术。
高通看好的CDMA技术就像是村口的二傻子,除了高通外,没人看好这个技术。
不过徐洛打算去试试CDMA技术,虽然他对通讯技术不懂,但对于大名鼎鼎的高通税深有了解,也知道背后的一些故事。
在3G时代,不管是哪个国家的标准和技术都是基于CDMA技术。
这就意味着谁掌握3G核心科技,谁就能成为一个压制全通信业的绝对霸主,换成白话,就跟高通一样可以收专利费。
虽然他现在连2G都没有。
但直接跳过1G、2G直接去研究3G也不是不行。
何况2G现在也赶不上了,因为这里不是欧洲,所以做两手准备。
一方面拥抱2G,因为有现成的基站和设备,可以为香港人的大哥大这类的东西提供通讯服务。
另一方面开始研究3G。
要做就做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光是闷头在香港做也不行,还要在美国去成立研究所,两者强强联合才能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他在纸上写下3G项目字样。
随后将这个项目交给陈淑蓉,让她找人去落实这个事情。
倒不是什么都推给她,而是公司的正规流程。
管理上有个着名的原则:“上级只能越级检查,不能越级指挥;下级只能越级投诉,不能越级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