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嫣刚到面坊的门口,便听到一句叹息,“边关怕是要打仗了!”
李嫣闻言一愣,忙走进院中问道:“叔叔为何这般说?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嫣心中疑惑,好端端的怎么要打仗呢?若是有打仗的消息,爹爹就在衙门如何能不知道呢?
见是李嫣,那村民忙问道:“县主可听到消息,边关打起来了?”
李嫣摇摇头,“叔为何这般说?”
那村民便将他去临县售卖面条,回程时遇到一大批兵士说了一遍。
“这或许是换防,如何能证明就是边关要打仗呢?”李嫣不赞同的道。
“我们原也没往这方面想,可是路过一茶燎时,听到那店家与自己的婆娘说要收拾行囊,回家避一避。然后我们就与店家打听为何要回去,原来刚才那批将士就是停在这处茶燎休息,店家从他们说话中探听得消息。”
李嫣的心中有些凝重,这时候还不到冬季,胡人怎会侵袭边关?李嫣有些想不通。
不过看着面坊中神色担忧的诸位叔伯,李嫣先压下心中的疑虑安慰道:“叔伯们别担心,也许只是虚惊一场,再说了这儿有秦将军坐镇,不会叫胡人打过来的!”
“有秦将军坐镇我们自然是不怕的,只是这一旦要打仗,大伙儿心中必然会恐慌,到时候只怕是生意也要不好做!”
“叔伯们想错了一点!且不说边关到底有没有战事,即便真有,譬如胭脂水粉、字画古玩的生意或许会不好做,米面这些只怕供不应求!”
村民们并没有因着李嫣的话而高兴,反而心情更沉重了一些,每遇到动乱,首先哄抬的便是粮食的价格!
若是麦子跟着涨价,为了不亏本,他们也得跟着涨价,若是价格涨到他们承受不住的时候,他们也只得暂时歇业!
有人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一旦动乱起来,受苦受难的总是贫苦的百姓。
_________
京城
金銮殿上,一群大臣吵的不可开交。
原因是胡人突然间向大晋朝发难,陈兵二十万于西北边境,大战一触即发,大臣们为粮草一事争吵的面红耳赤。
“秦将军已然有了屯田,本可以自给自足,将士们有战时打仗,无战时卸载归田,如何还能让朝廷再筹集粮草呢?”户部尚书反对道。
“尚书大人此言差矣,战士们无战事时却是可以自给自足,可如今要去边关对敌人,如何还能要他们自己负责口粮?又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天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皇上敌人来势汹汹,这时候应是全力支持秦将军全力应敌才是啊!微臣以为应该尽快在筹集一批粮草,运抵边关!”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的时候,皇帝大手一挥儿批准了此事!
他可以闲时拖欠克扣军中军饷,可若是真遇到了重兵压境的时候,他也知晓不能那般糊涂,若是任由将士们忍饥挨饿的上战场,发生兵变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