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都是来品尝李家小食铺子的胡辣汤以及煎饺的!
要说煎饺城中的食肆、小食摊子上也都是有的,并不甚稀奇,可为何小食铺子外会排上这么长的队伍?
除了惦记李记小食铺子的胡辣汤外,还有一点,便是李记小食铺子的提供的一种辣椒油。
热腾腾的煎饺,沾上咸香辛辣的辣椒油,简直是人间美味。
习惯了辣味的荣城百姓,如今吃饭没有这辣椒似乎是少了一些滋味,因而李记小食铺子推出煎饺蘸辣椒油后,小食铺子的生意变的越发的好了!
这不刚到饭点,李记的铺前便排上了长长的队伍,瞧着好不热闹!
李家村收获高产作物的事情也并未隐瞒,这其中亦是有人知晓的!
“哎,你们听说了嘛?李家村种植出了一种高产作物!”人群中一名正排着队伍的人道。
“我也听说了,好像确有此事!”一名路人附和道。
他们村中有人去那李家村做活儿,他亲耳听那些人所说!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
“李家村出了一位县主的事情,诸位应当知晓吧,便是这位县主将此作物献给了陛下,因而才得以此殊荣!”一名知晓颇多的老者道。
此时众人也不觉得排队难捱了,纷纷出声打探其中的详情!
这人的侄儿在县衙中差使,他自然要比旁人知晓的更多一些细节。
见众人将目光都投向了自己,那人挺了挺脊背,老神在在的道:“诸位若是不相信,可以去那李家村瞧一瞧,如今可是有衙役在那处巡察呢!”
有人好奇的问道:“老先生可知那作物究竟如何的高产?”
老者故作高深的捋了捋稀疏的胡须,淡淡的道;“说出了诸位可能不信。”
众人早已经被这这件事吊足了胃口,忙催促道:“快说,快说,别卖关子!”
老者也感受到了众人灼灼的目光,并未出声答话,而是故作神秘的比了两根手指。
“二百斤?”一人不假思索的出口道。
“肯定不止二百斤啊,二百斤那算什么高产!”
众人纷纷觉得有道理,目光灼灼的盯着那知晓内幕的老者。
那老头觉得气氛到了,再不说,便要有人说他拿乔了,他清了清嗓子道:“两千斤!”
原本喧闹的队伍里,忽然的静默下来,众人一时间怔怔的看向老者,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难道是他们听差了?
有人不敢置信的问道:“两...两千斤?”
老者捋了捋稀疏的山羊胡子,颔首应是。
在场群众有人忍不住,用手掐了自己一把,忽的痛的‘哎呦’一声,竟然是真的,他没有做梦!
继而哈哈大笑,“不是做梦,竟不是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