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曾佳犹豫自己要不要找廖东服个软的时候,廖东根本没把嘉航当回事,他正在满世界找房子呢。
廖东个人工作室的办公地点是嘉航帮忙租的,离他们很近,就在一栋楼里,工作人员也是嘉航找的,他们给这些员工开工资。
现在廖东自己出来单干了,自然不可能再用嘉航的工作人员了,而且嘉航提供的那些员工……素质真不怎么样。
真是骨干,业务能力强的,曾佳也不会派过来给廖东用,一个前台都被人疯狂投诉呢……
廖东的想法是直接买个四合院,连住带用,顺便还能投资,然后他就发现四合院并不是那么好买的。
比如什刹海那一片,廖东要是想买一套四合院,基本没戏。
那里的四合院炒得特别凶,动辄几亿十几亿的往上喊,廖东还没有这么多钱,真不是夸张,廖东看了,有一套急售的院子,350平,要价1.3亿……
国子监街也有一套,要价3亿。
而且这些地方也不是说买就买的,需要和房主有点“缘分”,或者房主急等着用钱,才有可能。
又去东城和西城看了看,稍微远一点的四合院便宜一点,价格大概是5万-20万一平米不等。
大两进的,规整一点的,都是5000万往上,不太规整的能稍微便宜点,两三千万就能拿下。
廖东直接就放弃了,《逃出绝命镇》的分账还没完全下来呢,他还要留一部分在美国投资电影,还是租一套吧。
然后廖东发现租的话更不划算。
他在东城找了一套小三进的院子,300多平,装修好的,一个月租金二十多万……
廖东老老实实地在中关村附近租了一套100平左右的写字间,一个月六万多,先把公司安顿下来再说。
杨欣忙着给《狩猎》选角,招人的工作就交给了王伟,而廖东则是直奔漠河,杜杰勘景结束,廖东要过去和他们会合,顺便分解剧本。
所谓分解剧本,就是把整个剧本里每一场戏中的场景、演员、服化道等各项元素分解出来,然后把所有的内容记在索引卡上,制成场景卡片并计算具体预算,最后再放进总制片表中。
比如一场戏要给哪几个演员发通告,找多少个群演,拍的是外景还是内景,用自然光还是需要打光,都会用到什么道具,拍摄多少个镜头,需要什么器材等等。
听起来很简单,其实非常繁琐,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了。
比如《狩猎》开头的一场戏,廖东想要拍几个闲汉一边喝酒,一边赤身裸体往湖里跳的镜头。
执行导演和执行制片就要分析,这是一个白天的外景,需要一个湖,找几个临时演员,跳下去的那个要多给钱,租几台摄影机,要给主角黄博发几点的通告,群演中午要吃什么,主要演员和导演要不要开小灶……
在好莱坞,分解剧本是必须要做的,就连《逃出绝命镇》这种小成本电影,乔丹·皮尔都做得一丝不苟,所以他们才能二十多天就杀青。
可在国内,导演直接参与的就比较少了。
廖东拍过这么多部戏,没有一个剧组能做到《逃出绝命镇》的程度,有的剧组导演甚至都不参与分解剧本,还会经常临时更改拍摄计划,其他工作人员就要加班。
比如陈凯哥……
廖东自然是全程参与,毕竟实际拍摄周期只有一个月,为了工作效率,他也不可能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