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廖东感觉自己皮肤都要泡皱了的时候,郭凡来了。
郭凡原本是打算把空间站的戏份删掉,主要原因就是没钱,现在有了吴经和廖东的投资,空间站的戏份肯定保住了,而且郭凡又有了新的想法,他觉得以前的剧本不够用了,想要加戏。
恰好廖东就在拍《巨齿鲨》这种算是半部科幻片的电影,他就联系了杨欣,杨欣又联系了姜维,然后郭凡就来了新西兰,想要取取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战狼2》的票房马上就要突破50亿,吴经还在宣传,暂时不能进组,郭凡只好暂停拍摄,毕竟他要给吴经加戏……
其实《流浪地球》在剧情上有一些槽点,平行叙事不太利于观众观影,开头也没有硬科幻的爆点,就是不太吸引人。
比如一开始就让刘培强和moss对话,知道地球要毁灭,这样才更符合商业电影叙事,让观众能够目不转睛地看下去。
另外男主角刘启的性格也太脸谱化,整部电影拍下来,大家没有看到人物的成长。
《巨齿鲨》里的廖东还有一条不太起伏的成长线呢,从被人冤枉,到解救前妻,再到对战巨齿鲨,最后爱情事业双丰收。
廖东从一个悲观,对生活、事业和爱情都失望的失败者,变成了一个积极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这才是观众想要看到的东西,这才是商业电影的逻辑。
而《流浪地球》的刘启呢?他的人物底色只有叛逆,这不行,带着妹妹,在几乎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跑到不适宜居住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躲自己的父亲?原因就是父亲十几年没回家,所以怨恨?
观众不太愿意接受一个熊孩子当主角……
但是如果改成刘启怀疑刘培强是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呢?刘启怀疑自己的父亲是球奸呢?是不是就稍微说得通了?
这样最后刘培强的戏份就更有冲击力,更能赚取观众的眼泪。
当然还有价值观的问题,比如有人觉得进地下城要抽签,不公平,还有刘培强因为自己是宇航员,儿子就可以不用抽签,而老婆和岳父只能进一个人,老婆有病活不了多久就应该被放弃,这是赤裸裸的特权和吃人血馒头。
这个东西无解,如果电影改成所有人都能进地下城,然后为了公平,地球爆炸,到时候观众就会觉得编剧圣母……
要是这么改,电影也没法拍了,大刘本身就是支持丛林法则的,要是按照西方普世价值观来拍电影,那也没必要拍《流浪地球》了。
郭凡的选择是淡化这部分设定,就是简单提一嘴,然后不分析不发展,这是聪明的选择,要是过于纠结人权和人性,那也不是商业科幻电影了。
说人话就是不管电影怎么拍,都会有人跳出来找事,改得稍微符合逻辑,人物稍微丰满一些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