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东这边暗戳戳地和杨小狐达成了协议,杨欣突然摸了过来,一下坐在了刚才热巴的位置,吓了廖东一跳。
“杨姐,有事儿?”
杨欣没有刻意压低声音,相反还有些炫耀的意味,“金球奖提名出来了,你提名了影帝,《逃出绝命镇》提名了最佳影片。”
廖东还等着下文呢,见杨欣闭嘴,廖东问道,“喜剧?”
杨欣点了点头,廖东就明白了,合着是《逃出绝命镇》的分类有问题。
金球奖和奥斯卡不太一样,电视剧方面的抛开不说,只说电影,就分为剧情类电影和音乐/喜剧类电影。
两个奖项加在一起,提名有十个,同样,影帝也是如此。
其实一开始这么弄是为了让商业电影也能有提名,这样大牌演员和导演会出席金球奖,收视率高一些,赞助也会多一些。
后来大家就开始钻空子了。
环球和布伦屋就是这么想的,毕竟音乐/喜剧类的对手相对较弱一些。《逃出绝命镇》和音乐喜剧有什么关系?有电影配乐就算音乐是吧?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比如当年的《华尔街之狼》,这种电影走剧情片路线,根本就拿不到奖,所以派拉蒙就给它报名了音乐/喜剧类,结果小李子成功拿下金球奖影帝。
宣传的时候谁管你前面有多少前缀,就问是不是金球奖影帝就完了……
前年的时候,《火星救援》居然也被归为音乐/喜剧类,马特·达蒙也拿了影帝,然后去年金球奖组委会修改了规则,说什么带有喜剧元素的剧情片不能归为音乐/喜剧类,结果没什么卵用,大家该怎么玩还是怎么玩。
在另外一个时空,明年更夸张,《绿皮书》《宠儿》和《副总统》三部剧情电影全部分到音乐/喜剧类,相反《波西米亚狂想曲》和《一个明星的诞生》这种明显是音乐和人物传记类的电影被分到了剧情类……
廖东才不管那么多呢,他是既得利益者!
杨欣递过自己的手机,廖东一看对手,就觉得机会很大,今年音乐/喜剧类的竞争对手是《灾难艺术家》《马戏之王》《我,花样女王》《伯德小姐》,除了《伯德小姐》以外,其他三个对手实力都不强。
这里的不强说的是公关实力,电影水平大家都差不多,《灾难艺术家》导演有黑料,《马戏之王》别看是二十世纪福克斯的作品,还是休·杰克曼主演,但是主控的公司是伯纳……
伯纳纯属被人坑了。
这电影在好莱坞的时间也不短了,但是一直没有公司愿意投资,原因很简单,这是一部给骗子洗白的电影。
电影是一部传记电影,原型是创办马戏团的美国人巴纳姆,听起来和《社交网络》差不多。
其实差太多了,电影里把主人公巴纳姆写成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他野心勃勃,历尽磨难,最终跻身上流社会,然后回归家庭,大团圆结局。
而真实的情况呢?
年轻的巴纳姆花了1000美元买下了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黑人女仆乔伊斯·赫斯,然后谎称其是华盛顿的乳母,活了161岁。
然后巴纳姆把乔伊斯放在床上任人参观,一天工作时间高达12个小时,一周展览门票可以卖到1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