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是廖东有被迫害妄想症。
去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就给了场刊评分只有2.7的《肉与灵》,评审团大奖给了同样2.7分的《菲丽希缇》,而受到一致好评,场刊评分也高达3.7的《希望的另一面》只拿了一个最佳导演。
彩条屋出品,刘建导演,场刊第二高分3.3的《好极了》颗粒无收……
2015年场刊最高分《珍珠纽扣》只拿了一个最佳编剧,2013年《格洛莉亚》只有影后……
倒是2016年的金熊由场刊最高分《海上火焰》拿到,算是给了廖东一丝安慰。
热巴安慰道,“场刊也代表了大众口味,现在我们排名第一,证明《狩猎》真的是一部好电影。”
廖东当然不用别人安慰,安慰也没什么用。
廖东没跟热巴说,欧洲三大都喜欢爆冷,不爆冷怎么体现评委们独到的品味?和记者、观众口味相同?那这个评委不是白当了吗?
爆不爆冷廖东不清楚,但是《狩猎》确实火了,晚上廖东和热巴上街吃饭的时候,看到不少人在排队,甚至有人举着纸板想要买黄牛票……
《狩猎》的票务真的很好,好到柏林官方在最后一天连加了三场,迪特·科斯里克都快把自己的大腿拍肿了,早知道这样就让《狩猎》做开幕影片了,那样就可以从第一天一直加场到最后一天,反正《犬之岛》也没几个观众爱看。
和欧元比起来,柏林嫡系算个屁啊……
到柏林电影节最后一天晚上,廖东接到了主委会的电话,通知他明天多留一天,参加闭幕式。
这也是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潜规则了,一般默认接到的电话的都有奖拿,没接到电话的话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廖东倒是一点都不意外,他花了300万欧元公关,《狩猎》的质量又不差,场刊连续三天最高分,这种电影不得奖,以后谁还来柏林?
不过廖东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奖,这就很闹心了……
闭幕式的红毯就冷清的多了,热巴换了一套衣服,继续艳压。
不过这次她和廖东走上红毯的时候,突然多了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廖东挥了挥手,满脸笑容,看来德国的观众还是很喜欢他的嘛。
《狩猎》在柏林真挺火的,这几天菠萝影业在交易市场的摊位都快被挤垮了,都是挥舞着支票本想要买《狩猎》海外版权的片商。
只不过廖东一直没松口,都到临门一脚了,廖东肯定要等拿了奖以后再卖。
黄博则是一脸哀怨,其实他也有欢呼声,只不过大家的欢呼声中都带了几分同情……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廖东和热巴,俊男美女组合,肯定受欢迎啊。
一进大厅,廖东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犬之岛》剧组没能接到主委会的电话,他们现在应该已经坐上了回美国的飞机。
廖东的最佳导演怕是稳了。
柏林的闭幕式和金马不一样,没有歌舞表演,主席迪特·科斯里克上台叭叭了十多分钟,然后就开始颁奖。
颁奖流程就和大多数电影节一样了,都是先颁边角料。
只不过柏林今年的奖项非常之少,只有八个,去年还有十一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