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廖东真准备了2D拷贝,只不过供应的是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几大票仓一水的3D/IMAX和巨幕,不然中影都不答应。
说实话,这种特效大片就得看3D的,《流浪地球》可不是后期转的3D,那是正经3D摄像机拍出来的,效果绝对不一样。
看2D,都不如看盗版了,还能快进。
一进影厅,廖东就默默点头,六七十个座位,几乎都坐满了,上座率绝对超过90%,看来今年领导应该能满意了。
去年春节档的大盘其实不太好,七天总票房只有四十亿,如果其他几个厅的上座率也和《流浪地球》差不多,今天一天怕是就能干出十五亿票房。
真不是廖东盲目吹《流浪地球》,他可是看过原片的,知道效果有多么震撼。
果然,电影开始没多久,就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就是韩朵朵从后视镜里看推进式发动机那个镜头。
先是冰山一角,大家还看不出什么东西,然后镜头一拉,推进式发动机全貌出现在观众眼前。
接着发动机中喷出了淡蓝色的火焰,再然后数以万计的淡蓝色火焰从推进式发动机中喷薄而出……
这场面直接给观众镇住了,不知道谁先喊了一句,“卧槽,这特效。”
然后大家纷纷附和,一时间,廖东听取卧槽声一片……
倒不是说这个特效有多牛逼,只是观众没想到,自己有一天能从中国电影里面看到这么不糊弄的特效镜头。
廖东还在那科普呢,“这一个镜头就花了好几百万,做了一个多月,真挺不容易的。”
“好几百万?”
“美金。”
连热巴父亲都没想到,“卧槽!”
廖东当然是瞎扯淡,《流浪地球》还没有这么奢侈,只不过这是对外宣传口径,说得多了,廖东自己都信了……
开篇放这个镜头,代表着第一个情节点结束,接下来剧情要有新的发展了,也就是好莱坞编剧常说的激励事件。
《流浪地球》也是按照三幕剧的形式设计的,在推进发动机亮相之前,郭凡用五分钟把故事背景大概都交代了一遍。
第一场戏主角团亮相,把祖孙三代的亲情线亮出来,这也是贯穿了整部电影的一条线索,然后埋下木星上的氢气这个伏笔。
然后就是时代背景,太阳急速老化、持续膨胀,人类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一万座推进式发动机,开篇点题,地球要开始流浪了。
再然后就是地下城话题,引出矛盾,祖孙二人进入地下城,在空间在的吴经开始执行任务,刘启对刘培强不满,于是带着妹妹去地表探险……
郭凡就把“流浪地球”的概念呈现了出来,效果看起来非常不错,起码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也没有看不懂的地方。
这就是商业电影的成功,要是观众开始怀疑或者迷惑了,那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