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就是主旋律电影。
这是题材决定的,中国人拍,主角肯定是中国人,最后在拯救地球中起了最大作用的自然也是中国人。
总不能我们拍一部科幻电影,最后让几个美国人来拯救地球吧?要是真这么拍了,估计骂的人更多,肯定说郭凡和吴经是牧羊犬……
所以廖东很气愤,这就属于鸡蛋里面挑骨头,“《流浪地球》讲的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排除万难,最终拯救地球,怎么不行了?非要把地球炸了才行?人家美国人打外星人的时候,怎么没人说美国人主旋律呢?吴经炸了个木星就受不了了?”
记者可高兴了,他们才不在乎廖东骂不骂人呢,要是廖东能打他们一顿,他们就更高兴了。
“还有人说《流浪地球》太煽情,不像科幻电影。”
“扯淡。”廖东一拍座椅,“《阿凡达》不煽情吗?最后公主都哭成什么样了?颇受好评的《海王》,最后和父母团聚的镜头不煽情吗?做人别太双标了。”
“我知道他们的心思,无非就是想标新立异嘛。不过没有用,他们知道中国有多少科幻电影迷吗?多了我不敢说,一亿人绝对是有的,这么多人都觉得好的电影,一小撮人不喜欢,他们算个屁?”
“告诉他们,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喜欢,你算老几?”
提问的记者很无奈,廖东砸座椅也不砸他们……
可是拱火的问题都问完了,只好问了一个相对温和的问题,“《流浪地球》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廖东竖起一根手指,“很简单,就一个词,‘诚意’!郭凡带着七千人,拍了三年多,算上筹备的时间,足足五年。中国还有第二部电影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你们不是做电影的,可能不知道拍一部《流浪地球》有多困难,我说的困难不是指拍摄部分,而是很难回本。如果《流浪地球》失败了,谁还敢大张旗鼓拍科幻电影?难道我们中国人永远都不拍硬核科幻?把这个市场白白让给好莱坞?”
“总有人要走出这一步,我不奢望所有人都喜欢《流浪地球》,但是郭凡和吴经,还有所有参与《流浪地球》的演职人员需要尊重,需要公平,而不是因为一己私利,没看电影就给打差评,看了电影之后从鸡蛋里挑骨头。”
廖东自然是借题发挥,他知道这些影评人真不一定是收了黑钱,有些人是为了维持人设,或者说干脆就是看不起国产电影。
廖东正好趁这个机会骂他们两句,既解气,又能宣传,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根本不用廖东发力,《流浪地球》已经形成观影热潮了。
今年春节档对手普遍拉胯,如果没有《流浪地球》就算了,现在有这么一部什么都在及格线之上的商业大片,其他电影就不够看了。
初三,3.6亿。
初四,3.8亿。
初五,4.1亿。
初六,4.05亿。
初七,3.7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