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简直是在乱杀。
次周七天一共拿了8.5亿票房,累计12亿,看起来突破20亿没有什么问题。
什么《早安公主》《金色荣耀》《生根》《幸福岛味道》……这些电影对《误杀》没有任何威胁。
观众去了电影院,要么选择《误杀》,要么就只能看《被光抓走的人》,那观众还是会选的。
《勇敢者游戏2》和《南方车站的聚会》反而因祸得福,票房稍微好了一点儿……
《叶问4》已经开始后悔了,早知道他们就不撤档了……
诚然,《误杀》的口碑也没有好到逆天的程度,还是有不少差评。差评大多集中在不如原版上面。
可就算是这样,豆瓣评分还是有7.8,《被光抓走的人》呢?还不到7分,票房不行,口碑一般,董闰年恐怕要低调两年了。
其实董闰年的路就走歪了,他是做喜剧起家的,老琢磨着上价值干什么?好好做喜剧不就完了?贺岁档上一部文艺电影,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华宜则是乐坏了,他们还是选择把小钢炮的《只有芸知道》放在了贺岁档,顶替的就是《叶问4》,毕竟小钢炮是贺岁档之王。
虽然《只有芸知道》是一部文艺电影,但是《芳华》也是文艺电影,票房不还是很高吗?
华宜有信心!
《只有芸知道》的故事一点都不小钢炮,这是一个纯爱故事,大概剧情就是一对漂泊海外的男女,他们通过赌博交上了好运,相知相识相爱,走进了婚姻殿堂,在新西兰买了一栋别墅,开了一家餐馆,养了一条狗,生活了十五年。
然后女主因为先天心脏病死了,男主开始缅怀,感伤,替自己的爱人完成生前的心愿。
一部平淡而又悲伤的爱情电影,大概和《非诚勿扰》是两个极端,故事来自小钢炮的朋友,真人真事改编,一般这种电影很容易让人共情。
事实上,很多中年男女确实共情了,他们已经过了冲动的年龄,很向往纯爱……
但是年轻观众并不买账,他们觉得电影太矫情。
因为女主的愿望实际上很简单,就是想看一次鲸鱼,而且他们住在新西兰,也有钱去看,结果就是直到女主死了,也没看上,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
尤其是大家都在说女权,小钢炮还拍了一部爹味十足的男性视角纯爱电影,不被喷才怪呢。
其实廖东挺能理解小钢炮的,大概这就是他向往的爱情。
廖东对《只有芸知道》的评价很高,不是因为爱情故事,而是小钢炮的处理手法。
小钢炮大概是在《非诚勿扰》上面尝到了甜头,《只有芸知道》的画面和音乐非常好。
旅拍风格,甚至可以当成新西兰的旅游宣传片。埋狗和撒骨灰这两个煽情的部分小钢炮处理得非常好,很细致,镜头语言也很动人。
还有电影的闪回叙事,穿插引入,也相当有耐心,可惜就是故事不给力,没有冲突,很难激发起观众的兴趣,电影院里面睡着的观众不在少数……
口碑两极分化,故事没有冲突,小钢炮这次又没开喷,票房自然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