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突然传出了《囧妈》要在视频平台免费上映的消息。
《囧妈》其实就是《俄囧》。
但是徐山争不能用这个名字了,因为《人在囧途》的IP根本就不是他的,而是武汉华旗的,《画皮》的出品方之一。
《人在囧途》上映的时候,其实不怎么火,票房也就不到4000万,没赔钱。只不过后来春运越来越火爆,其他国产电影越来越拉胯,大家又把这部电影找出来了。
然后徐山争觉得机会来了,绕过了华旗,自己当导演弄了一部《人在囧途泰囧》出来,当时宣传的口径就是《人在囧途》续集,原班人马打造。
其实除了徐山争和王宝宝,没什么原班人马,出品方换成了王常田。
华旗自然不干了,直接把徐山争和王常田告了,趁着官司没打完,徐山争又拍了《人在囧途港囧》。
后来法院判徐山争赔500万,但是《人在囧途》这个IP已经臭了……
不过这种公路片喜剧的模式还可以继续用,于是《囧妈》就出现了。
电影其实年初的时候就拍完了,徐山争这次没找其他丑角来和自己搭档,估计是让包秃头给坑怕了,直接找了黄梅英来了一出母子情深,大概就是和解的戏码。
跟李煜的《阳光劫匪》差不多,《囧妈》拍出来以后,徐山争不太敢上映,因为电影有点烂……
倒不是说故事有多烂,而是不好笑。一部喜剧电影,如果不好笑的话,那就太好笑了。
整部电影的笑点都集中在贾兵身上,那徐山争怎么办?他才是主角啊!
话说徐山争其实并不是周星星那种一个人就可以挑大梁的喜剧演员,他更像是小日子相声里面的吐槽役,他负责提出问题,然后发呆役冒傻气,最后由吐槽役来吐槽或者反驳,包袱才会响。
《人在囧途》和《泰囧》里的王宝宝就是那个冒傻气的角色,而到了《港囧》,包秃头就是一个傻子,反而没了笑果。
《囧妈》也面临这样的窘境,缺少了一个冒傻气的发呆役,电影就不好笑了,所有笑点集中在一个配角身上,电影就是失败的。
徐山争和董评麻了,他们也没想到成片会是这么个结果,《囧妈》的成本2.2亿,要是春节档上映,起码要砸一个亿宣发,搞不好要1.5亿。
这样的话票房至少要11亿才能回本,徐山争和董评没有信心,万一回不了本,还会影响股价。
董评是玩资本的高手,他可不想冒险,于是欢喜暗中联系了几个视频平台,想要绕过院线,直接在视频平台上线,冒充网大……
之前介绍过关于窗口期的问题,院线肯定不会允许《囧妈》这样的大制作直接在视频平台上线,如果大家都有样学样,以后没人去电影院看电影了怎么办?
徐山争和董评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他们是偷偷联系的,没想到被人给爆了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囧妈》要卖给视频平台的消息,让所有院线公司都炸了,他们立刻就联合了起来,公开上书电影局,要求领导制裁《囧妈》。
徐山争和董评汗流浃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