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造反说成平反
一旦那样的格局出现了之后。
那么朱棣的翅膀还会变得更强硬的。
在一个很短的时间之内,只要是北方发起了战争。
那北方这边的民众怎么办?
迅速的向着应天府的方向逃难?
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在一个极短的时间之内,朱棣会获得更加大量的兵员的补充。
一旦让应天府的那些大臣们看到了朱棣造反的趋势,势如破竹。
那即便是抽调驻守边疆的军队去应对,怕是都来不及的。
等到了他们赶到的时候。
那怕是权利早就更迭了。
这毕竟是朱家家天下的内部的争端。
所以军队在乎的一定不会是死守大明的威严。
皇帝的更迭对于他们的影响,其实从理论上来讲并不大。
自古唯有内部的反叛,才是最容易去颠覆政权的。
而外部的敌人,即便是再凶猛,也会受到强烈的阻碍和反抗,一个消失的政权,尚且还会有卷土重来的势头。
消灭一个政权,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
甚至于更迭的政权都要被瓦解了,前面的政权的余孽,也一定未必是会被彻底的征服的。
这就是历史所带来的严重的教训。
而这个教训,朱元璋不会不清楚,朱棣不会不清楚,李越就更是不会不清楚了。
只是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在笃定自己,对于子嗣的威严所在。
他万万没有想过,真的有人会去造反。
朱棣这边,则是各路门客给他出主意。
以至于现在的朱棣每天都在为了谋反而规划着。
因为胡惟庸等人传递来的消息,已经证明了自己的一些判断了。
朱元璋就是笃定了要把自己的皇位,给到了朱标的手里去了。
现在还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去这么做,这真的是让朱棣万万也无法忍受的啊。
此刻的朱棣早就气得疯狂了。
他给门客们下令,要日夜不停的去研究。
在造反之后,如何直逼应天府。
至少,他们要形成一股子强有力的势头,绝对不能给朱元璋调动兵马的机会。
可以说朱棣对于自己谋反的规划。
也是像极了曾几何时的朱元璋的。
要不是因为朱棣和李越之间,没有搞好关系。
选择错误的大腿去抱了。
那说不定,朱棣能够和李越达成共识,这天下早就是他的了。
而一个错误的预估,也是让李越意识到了朱标上位的重要性了。
朱标比朱元璋和朱棣,都更加的好去摆弄。
既然自己改变了历史,留住了朱标的小命。
那让朱标去继承大统,然后去给自己当一个可以随便指使的“傀儡”,那对于大航海计划的开启也好。
还是对于整个世界的征讨也罢。
不就是可以省却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了吗?
所以李越之所以支持朱标继承朱元璋的大统之位。
完全并不是因为李越,希望朱元璋的想法可以得到顺应。
只是有些事情,李越真的无法去管理。
他也不想自己真的被刻在史书之中。
因此能找到一个听话的皇帝,何乐而不为那?
再说了,朱标的善良就摆在那里。
只要他乖乖的听话,以后当了皇帝之后,大力的去发展明朝的内部就好了。
也是福泽百姓的一件好事情啊。
而外部的事情,李越会去解决,他们在一起携手,不说是最合适的,但一定是最互补的。
而李越也可以靠着自己的威严。
让各路的牛鬼蛇神去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