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李成栋投降
弘光皇帝朱由崧靠着江北四镇总兵绝地翻盘,但也让几位拥兵自重的总兵看出来朝廷虚实。在南明立国之后,几位总兵嚣张跋扈,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史可法自请督师淮、扬,实则督了个寂寞。有道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作为有名的富庶之地,几位总兵自然都想驻军扬州。能在花花世界生活,谁有想着屯在犄角旮旯里呢?
高杰先到扬州,一路烧杀抢掠,所经之地尸横遍野。扬州官员百姓惧怕兵祸,城门紧闭将高杰拒之门外。高杰哪里受得了这份委屈,直接派兵攻城,一连打了两个月。
最后还是靠着史可法调解,高杰才暂且收兵,驻军瓜洲镇。
高杰部下军纪不行,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个总兵军纪也不咋地,各自在地盘上纵兵劫掠。只有行伍出身的黄得功军纪较好,没有太多滋扰百姓之举。
按理说几位总兵嚣张跋扈,朝廷应该予以严惩。可实际情况却是朝廷却拿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史可法去了也只能好言好语的劝。
这一劝,几个总兵对朝廷更加轻视了,屡屡借手中之兵,干预朝廷政事。
四镇总兵,高杰驻屯徐州,泗州,还被恩准安家在扬州。刘泽清驻军淮安,也将手伸到了扬州。刘良佐驻军凤阳和寿州,黄得功驻军滁州、和州。
由于福临力主推行均田和士绅一体纳粮之策,将绝大部分旧明之臣逼到了对立面。此时的大清,只留任了极少部分旧明官员,而且多以技术类的为主。
武将方面,在吴三桂和高第之后,再没有接受过旧明武将的投降。加上代善直接拒绝了南明朝廷提出的联合剿寇建议,高杰并没有向原历史那样向北进军。
睢州之变没有发生,高杰本人还在扬州活的好好的。
清军突然南下,让一众总兵顿感心惊,他们现在吃喝玩乐可能是把好手,就是打仗有些生疏了。高杰听到消息后,立即给徐州守将李成栋去信,让他一定要将清军抵挡在徐州以北,不可放一兵一卒南下。
抵达徐州城下以后,多尔衮并没有命令将士立刻展开进攻。时间现在站在他们这边,没必要急于一时,让一众疲弊之师攻取坚城。
一连休整了好几天,直到将士们士气恢宏,军心可用,多尔衮才开始排兵布阵,准备一战而下。十月初一这天,多尔衮带着几个亲兵登上一个小山坡,手持单筒千里镜观察着徐州城的情况。
“咦?”多尔衮有些纳闷,只见徐州城北门城楼上,几人通过吊篮被放出城,随后朝多尔衮的大营奔来。多尔衮斜嘴一笑,对着左右亲兵说道:“走,回营,这徐州城不用打了。”
多尔衮刚到大营,随军出征的兵部左侍郎张存仁立马前来求见,说有要事禀报。“张侍郎,是徐州城派人过来了吧?”
张存仁回答道:“王爷明察秋毫,确实是徐州城来人了。”
“哪里是什么明察秋毫,只不过刚才碰巧看到了。”多尔衮随手一指帐中座椅:“坐,随我一起听听看,这李成栋在打什么算盘?”
“他们还能打什么算盘,肯定是看到我大清军威正盛,想献城投降呗。”
很快,徐州城派来的三人被带到多尔衮营帐。看着三人紧张无比,多尔衮内心不免有些轻视。就这么点胆子,也好意思充当使者?
真正的使者,就该像苏武那样威武不屈,或是像班定远那般忠贞果敢。
“说吧,来找本王做什么?”
听到多尔衮的发问,中间那人状起胆子施了一礼,声音有些急促:“见过睿亲王,我为两国百姓而来。”
“哦?你且说说看!”
“王爷,大清与大明皆当世强国,两国交战不休,不过徒耗国力,致使民生艰难。为两国百姓计,还请王爷退兵言和。一旦战端开启……”
“来人,将三人拖出去斩了。”见三人不是来乞降,而是想劝他退兵,多尔衮再也听不下去。“浪费本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