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由来已久,早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的时候就有了苗头。朱元璋是个节俭的皇帝,而且大明朝建立的时候国家也不富裕。偌大的扬州城,只有区区几户人家。
放到祭祀这方面的事,自然是能省则省。没看到为了省事省钱,原本需要分祭的天和地,都被他下令合祭了,整了个天地坛。
祭祀孔子,自然也不例外。洪武十五年,朱元璋前往国子监祭祀孔子的时候,看到塑像富丽堂皇,一看就知道要花不少钱。这还只是南京城一个孔子塑像,放眼全国,光是弄孔子塑像的花费,就不知道要多少。
这可都是钱呐,他朱元璋的钱,可不能这么糟蹋了。于是祭祀完以后,就下令撤掉孔庙里的塑像,改行神主牌位。
一个牌位,就算外面镀层金,花费都没一个塑像大,如此一来,便能节约不少。
朱元璋这么想,孔子的门徒可不这么想,去像设主的事自然也没能执行下去。直到嘉靖年间,去像设主旧事重提。嘉靖皇帝下令,强令全国各地的孔庙文庙,毁去孔子塑像,设置神主牌位。
于是全国各地掀起了毁像运动,砸毁孔子塑像,将写有至圣先师孔子的神主牌位请进庙里。
“原来是这么回事!”
“不错,而且自嘉靖以后,孔子不再称大成至圣文宣王,而称至圣先师。去像设主,去章服,减杀木主规制及祭器。改大成殿为孔子庙。”
其实祭孔形式的变革,只是嘉靖礼仪改革的一部分,在他以后,合祭了百余年的天地,又分开祭祀了。
丘瑜将孔子祭祀变革之事娓娓道来,福临听得真真切切,也了解了前因后果,随后图穷匕见。“丘先生,也就是说按朝廷诏令,嘉靖以后,孔庙内不应再留有孔子塑像,亦不应再留有四配十二哲等塑像,是这个意思吗?”
“是……是吧?”丘瑜也不敢打包票,孔家人向来胆大包天,仗着圣人后裔的身份,不把朝廷诏令放在眼里是常有的事。
福临有些不满意丘瑜的回答:“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是吧是个什么意思?”
“启禀陛下,嘉靖后,各地孔庙理应去像设主,塑像不应再存在。而且神主牌位的规格,自嘉靖后也有所削减。洪武年间,孔子木主牌位高三尺三寸五分,阔七寸,嘉靖后改为高二尺三寸七分,阔七寸。四配十二哲之木主牌位,也相应缩减。”
“可今日朕携皇后与贤妃游玩孔庙,大成殿依旧叫大成殿,孔子及匹配十二哲的塑像依旧存在。而且孔子头戴十二冕毓,身穿十二章纹衮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还能怎么回事,孔家人把嘉靖的话当屁放呗。反正他在曲阜作威作福,只要不想着造反当皇帝,朝廷也不会拿他怎么样。
也就福临和多尔衮胆大包天,一个敢下令,一个敢动手。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存世千年的大世家,读书人的祖庭给掀翻了。
“陛下,臣现在就命人去制作生神主牌位,将孔子庙内塑像迁出。”
“罢了罢了,就这样吧,你也别费这个功夫了。”
反正就祭祀这一次,以后不来了,爱留着就留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