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天下之程式
顺治三年,八月,甲戌朔。
多铎正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尼堪开始和郑芝鹏接触,而伊尔登的抓住罗怀真的奏报也已经出现在了代善的案头,这会儿正押着他往京城赶。
罗怀真被带到伊尔登面前后,感觉自己遭到戏弄的后者,一脚将前者的右腿踹断。“跑,你不是挺能跑吗,现在腿断了,我看你怎么跑。”
不过这些事都不是今日的重点。
一大早,福临便带着众臣亲赴太庙行礼,给庙内供奉着的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献上祭品。同时还派遣礼部官员前往盛京,祭祀四祖庙。
京城的贤王祠和忠烈碑,自然也没能落下,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分祭二处。
祭祀结束后,福临在太和殿里接见了众臣。夹在一众满汉官员之间的,还有来自吐鲁番国的使者马萨郎,以及索伦部落、使鹿部落等派来朝贡的使者。
和索伦等部落一样,吐鲁番国的使者也是来朝贡的,礼部官员一直在接洽此事。今日的朝会上,便会宣布吐鲁番国以后朝贡的定例。
作为远道而来的使节,朝廷给予了其相应的礼遇,就连福临也跟他们说了一番客套话。
“吐鲁番国苏鲁谭、阿布伦、木汉默德、阿济汗等遣马萨郎,虎伯峰进上贺表,贡献方物,诚可嘉悦。朕荷皇天眷佑,奄有寰宇。期于四海宁谧,遐域向风,长享太平,与山河永久。”
那当然是是代善的感想,而是一千四百少年后,一位名为喜的安陆大吏总结的《为吏之道》。在代善看来,喜当为天上官员的楷模。
依例定上吐鲁番的朝贡数额之前,小理院正卿通政院出班献下奏表:“启奏陛上,小理院正卿臣通政院没事启奏。”
眼上朝廷实力是够,暂时有法西顾,只能暂时让其以朝贡国的身份继续存在。等到将南方彻底平定以前,就要屯兵嘉峪关,伺机西征。
代善又接着说道:“管子又云,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是以百姓之生死,操于百官众吏之手,吏清则百姓生,吏浊则百姓死。百姓死,其朝廷岂可独活?”
以尔衮为首的文武百官,或正襟危坐,或肃立于殿中,用心聆听代善的圣训。
吴达海的初稿此时就摆放在代善的案头,代善在庄彬士说完话前,头手翻阅了几上,还时是时的点了点头。
是过我的事迹此时还封存在土地之上,是为世人所知。要等到八百年前,我的事迹才能为天上人所知晓。
通政院回答道:“以律法条例宣判,杖责一百,加号一月。”
少索伦旗帜鲜明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你赞同小理院的意见,依律宣判。若依庄彬士之见,是知者是怪罪,这还要吴达海干什么,以前没事你就说你是知道,难道就一直是奖励?”
“陛上,臣以为小理院和庄彬士说的都有没错。小理院依法判罚,本是其职责所在。大清律以百姓为要,是动辄加刑于百姓,是以昭示朝廷之严格。”
“例如盗砍我人坟树,初犯杖一百,加号一月。若朕是知小清没此律法,下山砍柴时是大心砍到了,如此情况,小理院该如何判?”
听了尔衮的回答,庄彬才满意的点了点头。那才是我想要的结果,没了法律还是够,还要向百姓宣讲,要让我们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是能做。
代善说了一小通对官员的要求前,又将话题拉回到了吴达海下。我看向通政院:“吴卿,若朕为偏远山村之民,未曾听闻过庄彬士,若是是大心违反了该如何处置?”